全球央行购金热潮不减,持续助推金价走强

来源:查金价 更新时间:2025-08-21 00:18:09

近年来金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全球央行持续购入黄金。尽管二季度国际金价突破3300美元/盎司后,各国央行购金节奏有所放缓,但在“去美元化”及外汇储备多元化趋势推动下,美元资产面临重新配置,这一底层逻辑并未改变。因此,笔者认为央行购金的长期趋势仍将持续。 中国人民银行8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2300.41吨,较上月增加1.86吨,实现连续9个月增持。除中国外,波兰、土耳其等经济增长较快国家的央行也在近期继续增加黄金储备。 公开数据显示,波兰央行是今年以来的最大黄金买家,二季度增储19吨,虽较一季度的49吨有所回落,但上半年累计购金达67吨。目前波兰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为515吨,占其外汇储备的22%。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也在二季度将黄金持有量提升至181吨,较上季度增加16吨。 土耳其央行第二季度官方黄金储备(包括商业银行部分)增加11吨,增幅约为第一季度的两倍,总储备量达到635吨。哈萨克斯坦央行同样在二季度加大购买力度,黄金持有量从第一季度的6吨增至16吨,其中6月单月购入6吨,目前总储备达306吨。 捷克央行二季度购金6吨,略高于一季度的5吨,黄金储备总量达到62吨。吉尔吉斯斯坦央行在第二季度增储4吨,抵消了一季度的减持,总持有量维持在38吨。此外,卡塔尔、柬埔寨、加纳、菲律宾、塞尔维亚和约旦央行分别增持1–2吨不等。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是6月唯一的净卖家,当月净售出6吨黄金,整个二季度净减持5吨。乌兹别克斯坦央行和德国央行分别减持3吨和1吨。 市场普遍推测,除已披露数据外,部分央行还存在未公开的购金行为,且规模可能显著大于报告数据。据金属聚焦(Metals Focus)估算并结合现有报告,二季度全球央行未报告的购金量约为90吨。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二季度央行购金总量为166吨,环比下降33%,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放缓。尽管这是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单季需求水平,但仍较2010年至2021年的季度均值高出41%。上半年全球央行总购金量为415吨,较去年同期的525吨减少21%,创2022年以来新低。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综合了各国央行披露信息及对未披露购金量的预估。 世界黄金协会2025年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5%)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将继续增长,43%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央行也将增持。值得关注的是,没有受访机构预期将减少黄金储备,表明央行购金计划仍以买入和持有为主。 笔者认为,若各国外汇储备持续强劲增长或金价出现回调,可能再度激发央行购金意愿。从审慎资产配置角度看,金价快速上涨通常会抑制增持动力,因此二季度购金放缓并不意外。一旦价格回落,预计央行仍将继续买入。央行购金代表实物黄金的真实需求,相比投机资金更具稳定性,这也为金价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操作指南,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编辑|焦扬 版式|焦扬 视觉|张宗伟 校对|王蓓 审读|倪金合

资讯走势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