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9国商品遭特朗普关税重创,税率飙升至10%-41%

来源:查金价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52

当地时间7月31日晚间(北京时间8月1日晨),特朗普在最终关税谈判截止日前宣布对多国加征高额关税。其中加拿大商品面临35%关税,巴西达50%,印度25%,瑞士39%,墨西哥则获得90天关税暂缓期。这一举措不仅重构了全球贸易体系,更令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持续攀升。当前中美贸易协定谈判仍悬而未决,随着8月12日最后期限临近,全球正密切关注这场贸易博弈的后续发展。 一、行政令引发贸易战全面升级 美国东部时间8月1日00:01谈判截止前,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七日后对69个贸易伙伴进口商品征收10%-41%不等的关税。未列入清单国家商品将统一适用10%关税。特朗普在文件中指出,部分贸易伙伴虽经谈判却"未能有效解决贸易失衡",或在经济安全议题上"与美国立场相左",故需通过高关税予以"纠正"。 此举标志着特朗普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深化,旨在通过关税手段重塑美国贸易主导权。但该激进政策已引发国际社会广泛争议,美国企业与消费者正承受日益加重的成本压力。 二、加拿大成重点打击对象 加拿大成为此次关税政策最大受害者。特朗普专门签署行政令将其商品关税从25%提升至35%,理由是加方在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国方面"合作不力"。这不仅加剧美加紧张关系,更为《美墨加协定》(USMCA)前景蒙上阴影。作为美国重要邻国,加拿大商品涨价将对北美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 三、多国遭遇差别化关税 巴西被课以50%超高关税,尽管飞机、能源和橙汁等行业获得豁免,但该决定仍被视为对巴西起诉特朗普盟友博尔索纳罗的报复。印度因农业市场准入和采购俄石油问题陷入谈判僵局,面临25%关税。瑞士作为欧洲经济强国亦未能幸免,被征收39%关税。这些差异化政策展现了特朗普贸易战的精准打击策略。 四、墨西哥获90天缓冲期 与加拿大形成鲜明对比,墨西哥获得非汽车、非金属产品30%关税的90天暂缓期。这源于特朗普与墨西哥总统希恩鲍姆7月31日的通话成果。据墨经济部披露,约85%出口产品因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而免于25%芬太尼相关关税。 墨西哥的豁免并非无条件,其通过强化原产地规则和加强芬太尼打击力度换取缓冲期。若90天后未达新协议,墨商品仍面临高关税风险。 五、韩国以投资换关税优惠 7月29日,韩国同意对输美商品(含汽车)征收15%关税(原威胁税率为25%),同时承诺向美投资3500亿美元。虽然避免更严厉制裁,但该"高价妥协"在韩国国内引发批评。 六、印度采取强硬立场 因农业市场准入和采购俄石油问题,印度拒绝让步。面对25%关税,印方表示将通过WTO解决争端,并加速与欧盟等国贸易谈判以减少对美依赖。 七、美国国内隐忧浮现 1. 通胀压力加剧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6月家具和耐用家居设备价格上涨1.3%,创2022年3月以来最大涨幅;娱乐商品和车辆价格涨0.9%,为2024年2月以来最高;服装鞋类价格上涨0.4%。高关税正通过进口商品传导至消费端。 2. 司法挑战持续 国际贸易法院2025年5月裁定特朗普关税行动越权。7月29日,华盛顿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在口头辩论中对该政策法律依据提出质疑。 八、中美谈判进入关键阶段 1. 美财长谨慎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7月30日表示,中美达成协议条件"已具备"但"未完全达成"。斯德哥尔摩会谈取得进展,但美方在关键问题上"寸步不让"。 2. 全球供应链面临考验 若中美未达成协议,美国可能加征更多关税,不仅推高国内物价,更将冲击全球供应链。反之则将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势。 总结:贸易博弈重塑全球格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形成全球性冲击,在精准打击多国的同时,也为部分国家留有谈判空间。这场"对等关税"豪赌既展现其强硬作风,也暴露出政策风险。从国内通胀到司法争议,从中国协议悬念到供应链动荡,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 市场反应: 亚洲股市普遍下跌,反映投资者对贸易紧张局势的担忧。但避险资金未明显流向黄金市场,全球最大黄金ETF持仓量微降0.09%。 市场焦点转向美国非农数据,这将成为研判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关键指标。北京时间10:55,现货黄金报3290.56美元/盎司。交易员指出,强劲就业数据或推高美元加剧金价下行压力,反之则可能提供短期支撑。

资讯走势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