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三大官员释放降息信号但存分歧,缩表继续推进,关税效应年底揭晓

来源:查金价 更新时间:2025-07-12 00:08:22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持续牵动全球市场神经。7月10日,包括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美联储理事沃勒及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在内的多位官员发表重要讲话,就降息路径、资产负债表调整及关税政策影响等核心议题释放关键信号,展现出美联储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中的审慎政策取向。 戴利:审慎推进降息进程 1. 年内两次降息存可能但具不确定性 戴利在公开讲话中指出,随着通胀逐步向2%目标靠拢,降息条件正在成熟,但强调决策需保持审慎。她提出"年内两次降息"的潜在路径,同时提醒该预期存在较大变数。 2. 秋季或成更可能时间窗口 戴利倾向于秋季启动降息,这与多数官员立场一致,但未完全排除7月行动可能性。相较之下,沃勒明确主张7月降息,但承认该立场在联储内部属少数派,反映出政策分歧。 3. 关税实际影响或有限 戴利认为近期关税上调对通胀的推升作用可能不及预期,因企业更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而非全面转嫁成本来应对。她同时警告需避免因过度依赖滞后数据导致政策调整不及时。 沃勒:明确缩表路径与降息立场 1. 资产负债表缩减持续进行 沃勒透露缩表进程将持续,当前资产负债表规模已降至6.7万亿美元。他提出若银行准备金占GDP比重维持在8%以上,最终规模或锚定5.8万亿美元左右。 2. 力主7月降息 尽管属于少数观点,沃勒坚持认为当前政策偏紧,7月降息具备数据支撑。他强调该立场基于经济分析,与政治因素无涉。 3. 债券期限结构调整构想 沃勒指出美联储持有债券期限结构长期化问题,建议未来逐步增加短期国债比重,但强调调整过程需保持渐进。 穆萨莱姆:关税影响评估需时日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强调,受企业库存调整和价格传导机制影响,关税对通胀的全面效应可能要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才能充分显现,这种不确定性强化了部分官员的观望态度。 政策走向三大焦点 降息时点分歧:"秋季派"与"7月派"的争论反映对经济判断差异 缩表持续推进:政策正常化进程延续,目标渐趋明确 关税影响待验证:短期效应或被高估,长期影响仍需观察 市场启示:投资者需重点关注7月议息会议结果及后续政策信号,同时密切跟踪缩表进度与关税政策实际影响的演进,这些因素将持续影响下半年市场走势。

资讯走势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