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舅舅九十大寿即将来临,我们计划前往深圳,去看望这位尊敬的长辈。
DAY ONE 从杭州南站出发
早早老妈就和我约好,陪着她去深圳给大舅舅庆祝90大寿!
实践我的诺言,我们从杭州南站坐绿皮火车的卧铺到深圳。
杭州南站
DAY TWO 抵达深圳
小表姐和小表姐夫去车站接的我们。
和舅舅、舅妈、表姐吃着广式早点——肠粉。
广式早点——肠粉
广式早点——肠粉
早餐后和外地赶来的舅舅和舅妈浅逛了一下深圳的莲花山公园。南方温润的气候让植被异常茂密,高大,鲜花盛开!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寿宴是安排在中午,熊家兄妹团聚深圳共庆老大90大寿!
寿宴
寿宴
寿宴
寿宴
寿宴
寿宴
寿宴过后,老人们意犹未尽,执意要登顶莲花山(因为深圳的亲人就住在附近,外地的亲人也入住在附近酒店)。
莲花山公园位于深圳市的北端,南临红荔路,北到莲花路,东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具体位置是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红荔路6030号。公园内覆盖着大量热带植物,这里有山有树有湖,可以休憩、散步、运动、爬山。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公园西北部及北部有多条林荫登山道,主峰南坡也有两条登山步行道直达山顶广场。穿行在山中小径之间,既可以享受登山的乐趣,又不会太过疲惫。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深圳莲花山公园
公园主峰建有4000平方米的山顶广场,是深圳市内最高的室外广场。山顶广场中央矗立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塑像,塑像高6米,基座高3.68米,重6吨,为青铜铸造。
深圳莲花山公园
站在山顶广场,俯视福田鳞次节比的都市建筑群,像一幅全景画。
深圳莲花山公园
有辣么多孝顺的表姐表妹,我溜之大吉(没陪老人上莲花山)。
作为狂热的房产爱好者直奔深圳一张建筑名片——南山区的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1号是一座集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的高端的城市综合体,位于后海中心区东滨路与科苑大道交汇处西北侧,紧邻深圳湾内湖的一线海景地块。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1号是从南侧深圳湾口岸所看到的第一个项目,是后海地区标志性建筑群,周边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样的休闲娱乐设施,与周边各功能组团联系密切,更是西部通道进出深港的门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占据全球湾区新高地的深圳湾1号,已跻身于世界级豪宅之列。在这儿,名人荟萃,富豪云集!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
披星戴月地走在最前沿的城市。
深圳城市夜景
来到深圳市华侨城欢乐港湾内,寻找心中那摩天轮。
华侨城欢乐港
华侨城欢乐港
“湾区之光”摩天轮是深圳上空最高的摩天轮,摩天轮总高128米,28个酷似太空舱胶囊的全景式轿厢,每个可容纳25人,采用世界首创的鱼鳍状异形大立架。
“湾区之光”摩天轮
“湾区之光”摩天轮
“湾区之光”旋转一圈时间是28分钟,全天景轿厢360°的通透玻璃,游客可全方位的欣赏窗外美轮美奂的风光景色。
“湾区之光”摩天轮
“湾区之光”摩天轮与美国拉斯维加斯“豪客”摩天轮、新加坡“飞行者”摩天轮、英国“伦敦眼”摩天轮组成世界四大全天景回转式大轿厢摩天轮。
“湾区之光”摩天轮
“湾区之光”摩天轮
深夜回到酒店,在附近吃了一碗潮汕牛肉粿条,满满的牛肉,清清的汤,正点!
潮汕牛肉粿条
DAY THREE 深圳walk
天蒙蒙亮就起床了,今天上午的行程主要是去一下盐田区的中英街,返回时转转罗湖区的东门老街。
赶头班地铁过去的。
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
盐田区南与香港新界山水相接,沙头角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辖区依山面海。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口岸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走在这儿处处能感受到浓浓的港味。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今天来这儿就是为了探访位于盐田区沙头角街道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北区交界处的中英街。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盐田区沙头角街道
中英街是条仅4米宽的街道,它之所以如此受人关注,是因为它是一街两制。1997年香港回归前,街东侧属中方,街西侧属英方,所以叫中英街。1997年香港回归后,目前东侧属深圳,西侧则属香港。
中英街围墙
中英街围墙
中英街围墙
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为界。
中英街的界碑石
与香港一街相处,需办理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
看,去中英街上学的学生和在里面工作人员都有特别的通道。
中英街
办理通行证需早上九点开始,我等不及了,只能留给下次。
中英街
中英街
中英街
东门老街,全称深圳东门商业步行街,范围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东到东门中路,西至新园路。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明清以来已是远近闻名的重要墟市,这里居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地理环境独特,华洋交杂,人文荟萃,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和潮汕的民众在此聚集。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又叫深圳墟,古代深圳的根,在南头老城,而现代深圳的根,则在“深圳墟”,深圳是以东门老街为基点发展而来。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真实地记录着深圳城市发展的一段历史,是现代化深圳的历史见证,是深圳人的根。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东门老街
包括我大表姐的许许多多英雄豪杰奋斗过的地方,向你们致敬!
急着赶回来就是为了尝尝酒店的自助粤式早餐。
酒店的粤式早餐
酒店的粤式早餐
酒店的粤式早餐
为了满足老妈的愿望,深圳的亲人特地在下午安排了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的活动。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耄耋老人见证祖国的日新月异!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乘蛇口游轮观港珠澳大桥
我这九十的大舅有点肺气肿,路走久了,喘的厉害。老妈心疼的这个大哥不要不要的,用矮小柔弱的肩膀支撑着他。
游轮码头地下车库
真的是兄妹情深!
蘩楼茶厅
蘩楼茶厅
深圳亲人带我们到深圳人必打卡的早茶天花板——蘩楼,室内装修风格满满的岭南特色,彩色琉璃满洲窗,莫兰迪色系花砖,青砖石墙红花雕木随处可见!
蘩楼茶厅
这个粤式早茶的好吃程度,这么说吧:我作为杭州人在广州和杭州吃过点都德,而且经常在杭帮菜中品尝黄金糕这道菜,但蘩楼中的黄金糕是独一无二的好吃,其他点心对我而言几乎无辨别力的好吃。
传统手工炸油条
豉汁蒸新鲜排骨 白灼菜心
炒面
脆皮山水豆腐脑
爱情海紫菜卷
潮菜黑椒蒸爽肚 XO酱山椒蒸凤爪
蘩楼灌汤小笼包 香脆明虾红米肠
桃胶
陈村萝卜煎鱼饼 印尼鱼翅黄金糕
原味萝卜糕 广州荔湾艇仔粥 虫草花鲜瘦肉粥
最后一晚在深圳,夜景自然不能放过。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应该是夜幕下的深圳最闪耀的地方!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
北靠莲花山,南向中央商务区,是集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深圳博物馆、深圳会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这里是深圳的行政中心,同时也是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为深圳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
市民中心
DAY FOUR 潮汕之旅
一早赶去汕头的高铁,大家都有些疲惫。(这次潮汕之旅我、老妈、老妈的二哥及其女儿共四人)
深圳高铁站
深圳高铁站
老妈在高铁上吃着打包的酒店早餐。
去汕头的高铁
从火车站坐车到西堤码头下,然后慢慢往回走,一路上欣赏汕头老建筑。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在汕头市榕江北岸的旧城区,从汕头西堤码头到外马路口的1公里路,云集着大量建于20世纪初期的建筑,马路边避雨的“骑楼”、鳞次栉比的店铺、略显芜杂的街道,以及门窗附近古朴的装饰花纹,都无不透露着汕头老城独特的历史风情。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这里曾是汕头市较繁华的商业区,漫步其中,百货大楼、永平酒楼、汕头邮政总局大楼、老妈宫等历史建筑依然保留着原始风貌,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百货大楼是汕头老城区一座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大楼外观古色古香,汕头市金平区安平路17号,民国时期的建筑,在当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百货大楼了。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汕头老城的百货大楼
老妈宫,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区升平路口,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汕头开埠前留存下来的古迹,包括天后宫、关帝庙,是一座具有古建筑和民间工艺特色的庙宇。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这也就是在中国沿海普遍见到的天后宫。
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术。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民间建筑中了。
汕头老城的老妈宫
庙堂并不高大进深,却紧凑精致。其中的浮雕壁画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值得一提的是庙内的那些木雕制品,具有典型的潮汕风格,圆雕镂空雕等多种技艺交叉运用,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加之采用描金彩绘,整个庙堂显得金碧辉煌。
汕头老城的老妈宫
汕头老城的老妈宫
现在,海外潮人回乡,看到汕头特区新貌,虽然高兴,却觉得陌生;看到了老妈宫和关帝庙,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生发出许多缅怀先祖的情怀。
汕头老城的老妈宫
老妈宫戏台,原为建成于清嘉庆年间的汕头老妈宫对面的空地,2017年9月对老妈宫戏台进行复原修建竣工。“妈宫前”(老妈宫戏台),是汕头作为海丝重要门户的历史遗迹,也是老一辈汕头人及海外华侨的集体记忆。
汕头老城的老妈宫戏台
漫步在老城内,零零散散的汕头小吃、喝着功夫茶闲聊的人们,也是这里的独特风景。
老妈宫对面的老妈宫粽球是广东潮汕地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小食,是一种口味独特的粽子,每个有咸甜两种馅料,六边棱四个角的球体。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
老妈宫粽球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俗称“老安平邮电局”或“安平邮局”,是汕头开埠以来的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与广州邮政博物馆一起成为广东省邮政系统中保存较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汕头市外马路与永平路交叉口北50米。正门上方的镌刻的“邮政“依然非常清晰,二楼凹进形成阳台让整个建筑又具备了潮汕骑楼建筑的特点,是当时汕头最为壮观的建筑之一。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里面陈列了很多当时邮政使用的物品,包括邮政使的绿色自行车、民国时期使用的邮袋,还有当时邮局的办公场景,很有纪念意义。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永平路1号楼的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与汕头开埠的见证物潮海关钟楼隔街对望,为三层的欧陆式建筑。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该市一张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小公园,汕头老市区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
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
汕头老城的中山纪念亭
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基本仿造巴黎街区样式,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汕头老城
深圳的小表姐建议我:一定要在汕头吃牛肉火锅和牛肉丸,那才正宗。
我们选了汕头人气最旺的杏花吴记牛肉火锅,听说每到饭点这家店经常都是一两百桌地排。特地提前在手机上下单排队,从汕头老城打的过去。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不是节假日的午后,人都坐满了。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到潮汕才知道,取新鲜牛肉必须在四小时之内,并且涮的时间还需这么精准,能不好吃吗?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如果你是吃货天花板,调料可以自己调。我是吃他们调好的料,沙茶酱好好吃啊!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红烧牛肉。
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午饭后,包了辆车紧赶慢赶的去潮州(汕头包车到潮州大约1小时),想赶在广济桥17点停止检票前进去,能够零距离目睹潮州奇观——“过河拆桥”。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广济门城楼对面。始建于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历史悠久。桥面古香古色,桥身横跨韩江,并集梁桥、拱桥和浮桥于一体,结构十分特殊,堪称我国桥梁史上的孤例,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潮州广济桥
潮州韩江
还是太迟了,只能靠着岸边,远远的观望这天下奇观。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让这座桥火出圈的原因,是它可以随便拆。
我们先来看看整座桥的结构。桥的两端是二十四座各不相同的亭台楼阁,从河岸向河中心延伸。而桥的中段是由十八艘浮船连接作为浮桥,下面用大石墩加以固定。
因为中段全部都是由木船拼搭起来,所以可以白天搭桥。
如果想去广济桥上走走,得在9点半至下午5点半之间,其余时间浮桥便会拆除以便大船通行。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
广济桥隔着条马路就是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
潮州广济桥检票口
潮州广济楼
楼分三层,面宽五间,下涵拱门以通内外。
潮州广济楼
潮州广济楼
仿宫殿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配以玻璃瓦红彤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显得雄伟壮观。
潮州广济楼
潮州广济楼
潮州古城墙现仅存东面临韩江的古城墙,北起金山南至南门,全长2132米,保存城门四座,即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并建有城楼。
潮州古城墙
潮州古城墙
潮州古城墙
逛到此,两位老人已经体力透支,打了个车让老兄妹俩自行回了酒店。
我和表妹继续,广济门的北面就是潮州古城的中心——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表妹还是属于小女孩,喜欢捧着奶茶。我老早功课做好,来潮州最想吃的就是耗烙。
真是想啥来啥——老彬蚝烙,别看他家环境不咋地,做耗烙可是NO.1。
潮州的老彬蚝烙
老彬这里点餐和就餐是分开店面的,点餐完之后到对面的店铺就餐。
潮州的老彬蚝烙
潮州的老彬蚝烙
看着照片中的成色都能感受到耗烙的新鲜,更不用说入口的味道了。看见那个小蝶里装着的液体吗?就是鱼露,又称鱼酱油,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
我到是第一次尝这个鱼露,直接的感受就是咸,可能怕海腥味的人,可以用这个盖一些吧,因为这个耗烙完全是淡的,保持了生蚝最海洋的气味。
潮州的老彬蚝烙
夜晚穿梭在迷蒙的牌坊街沿街保留有众多骑楼建筑,街上立有22座牌坊,诉说了历史上众多潮州英杰的丰功伟绩,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耐人寻味。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当然,街上众多的潮州美食更是不容错过。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DAY FIVE 潮州
五点多钟老妈就和我一起起床,去看潮汕古城的另一大标志性建筑——开元寺。
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元代称为开元万寿禅寺;明、清时期重建,明代称为开元镇国禅寺;清代以后开元镇国禅寺与开元寺并称,俗称开元寺。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寺内的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唐代建筑之一。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香火鼎盛。“文革”期间,开元寺曾遭严重破坏,1982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资,进行全面维修,使开元寺重现昔日风采。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潮州古城的开元寺
迎着朝阳,漫步在清晨的牌坊街。
据说,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入宋以后,人材辈出,人文荟萃,。牌坊是为提倡伦德礼义,表彰功绩,科第突出成就者所筑。以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的牌坊最多。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到了清末,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上面是楼层,下面是可以穿行而过的长廊,长廊中各类商家鳞次栉比。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潮州古城的牌坊街
牌坊街的“义兴甲三巷历史街区”中,以甲第巷最为著称。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甲第巷是古代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浓缩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是旧时官家文人的聚集地。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大户人家的门头有很多传说画砖(如苏武牧羊、八仙过海),民居建筑山墙上的彩色嵌瓷,屋檐和柱头上的精制的木雕和石雕,山墙屋脊的形式则根据房屋的朝向与布局有“金、木、水、火、土”五种。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长度不足200米的甲第巷集中了数十座大大小小的明清宅院,演绎着潮州前世今生,虽然多处宅院已斑驳老旧,但依然存有别样的韵味。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潮州古城的甲第巷
赶回酒店吃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总结一下,凡是订广东的酒店一定要订有早餐的酒店,对我们这些非广东籍的来说,都好好吃哦。更何况是‘’食在广州,味在潮州’’的潮州呢。
潮州酒店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潮州酒店早餐
在潮州“没有卤鹅的饭局都不算局”,民间是这样形容潮汕人对烧鹅的热爱——“没有一只鹅能活着走出潮州”。马上要离开潮州,怎能带着遗憾呢!
表妹有心,打的去古城买了烧鹅。尝过这狮头鹅,评价:鲜汁!
潮州烧鹅
离开时,我们选择了潮汕高铁站。
潮汕高铁站的设计充满了潮汕地区的文化特色,站房远眺犹如一座潮汕民居,让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潮汕文化的韵味。
潮汕高铁站
潮汕高铁站
建筑造型融入了当地特色的斜屋面、虎头墙等风格元素;站房的屋顶采用传统的歇山式构造,配以精美绝伦的潮汕木雕和石雕,彰显出高贵的气质。
潮汕高铁站
潮汕高铁站
兄妹俩回深圳后,就此一别,各回各家。
潮汕高铁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