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博物馆将会举办一系列精彩的活动,探索广州的历史与文化,了解这座城市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的演变和变迁。让来到广州的游客感受历史的魅力,并在参观过程中深化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
序
博物馆是普通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展览场所。它们还原和重构了历史场景,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为我们打开帐篷的一角,让我们得以一窥历史的面貌,了解那个相隔千年的遥远时代。
只是广州的博物馆太多了,主题也不一样。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学到你最感兴趣的东西?在这里,我为广州博物馆整理了一份实用攻略。
南越宫考古遗址博物馆
南越宫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保护面积约5.3万平方米。它是广东省唯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工地项目。该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皇宫博物馆展示了2000年前南越皇宫的遗迹和遗物,有助于观众了解考古发掘工作,欣赏珍贵的出土文物,并在考古现场亲身感受历史信息。
南越宫是南越王赵佗为自己修建的。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占据岭南,定都番禺城,为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千多年来,时代变迁,朝代更替,但广州的行政中心从未发生大的变化。即使有了新的中轴线,广州的旅行社仍然位于这附近。南越宫遗址一直沉睡在这个地下,等待人们去发现。
进入博物馆,首先是蜿蜒的石渠遗址保护主体建筑,我们所看到的是两千年前南越王的皇家园林遗址。
(图片:笑笑)
花园遗址的发掘厚度为4-5米,时间跨度超过一千年。
(图片:笑笑)
然后来到二楼,你会欣赏到修复后的整个花园的真实面貌。不过现在正在修复中,具体开放时间还不确定。
观众在观看完南越宫一号后,将前往左手边,穿过南越宫二号的现场模拟展区,在这里可以看到考古人员现场挖掘和清理文物。
展览宫中展出的陶器:刚刚出土的陶器被考古学家仔细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散发出一点光泽。这些陶器,由内而外,透露着古人的年龄和智慧。
出来后,观众将沿着1000年前的南汉宫廷长廊步入博物馆主展区。在这个过程中,将有一个“华南砖井”建筑,其中将有一个广州井文化的特别展览,名为“饮水思源”。由于展厅内展出的水井众多,这里也被戏称为“水井博物馆”。
(图片:笑笑)
在下一个展厅中,主要有三个部分——走进南越宫、走进南行宫和2000年广州名城。据悉,每场展览都将通过声、光、电,结合大量文物和图片,加深观众对遗址的直观认识。例如,在“走进南越皇宫”展览中,将展出“万岁”瓦和“扇子”池壁等砖、木、石物件。
广东博物馆
(图片:笑笑)
广东省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2号,广州新城中轴线珠江新城中心区南部。1957年开始建设,1959年正式向公众开放。新馆于2004年12月奠基,2010年竣工,总面积6.7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建筑时,我立即想到了《变形金刚》中最初的大火——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立方体。
(图片:笑笑)
博物馆共有四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有一个夹层,面积为6.7万平方米。展览以广东的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为三大主要展览方向,分为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临时展厅四个部分。
虽然大厅里有导游图,但博物馆太大了,我分分钟就会迷路。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然后就跟着佛系去参观。
馆内常设展览有:广东历史文化展、广东自然资源展、潮州木雕艺术展、历代陶瓷展、端砚艺术展等。经常有临时展览,我去的时候正好碰到“影像之间——荷兰艺术家阿曼多艺术展”。
粤剧艺术博物馆
(图片:笑笑)
粤剧艺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和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主要展览的是粤剧艺术的相关文章和发展历史。
一进博物馆就有一个传统的岭南园林,亭台楼阁,池塘和假山,一个大舞台矗立在庭院中央,气势恢宏。房屋大多仿照古代岭南建筑,以潮汕木雕和粤式木雕装饰,梁柱门窗涂黑,庄重高贵。
(图片:笑笑)
进了博物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场馆内部采用完全现代化的设备,可以最好地展示展品。
这是一个复原了板书头戏台样貌的模型,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粤剧表演的氛围。
(图片:笑笑)
红船的模型,梨园最初的孩子们住在这艘红船上,还带着它在各个城镇和村庄表演。
(图片:笑笑)
还有各种服装。粤剧的服装色彩艳丽,上面有许多亮片。这些亮片在当时都来自国外,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它们被用来装饰服装。
(图片:笑笑)
不同种类的胡须代表着不同的角色,也是凸显角色性格的重要道具。
(图片:笑笑)
皇冠和帽子也有很多种,每种都有自己的角色属性。
(图片:笑笑)
还用雕像还原了一个舞台场景,非常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图片:笑笑)
广州博物馆
位于广州越秀山镇海楼的广州博物馆于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博物馆之一。它是一个收集与广州有关的历史文物、举办展览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广州著名古建筑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它被誉为“武陵南第一楼”。镇海楼和越秀楼分别是清代和近代羊城八景之一。
镇海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这座建筑也被称为“望海楼”,因为当时珠海的河很宽,所以从“望江”改为“望海”。楼前碑廊上有碑文,右侧陈列着12门古炮。它是广州保存最完整、最宏伟、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镇海塔建筑高28米,呈长方形,宽31米,深16米。围墙的下面两层是用红色的石头建造的,上面是蓝色的砖墙。底壁厚度为3.86米,逐级递减。有五层复合屋檐和一个绿色琉璃瓦盖。饰以石湾澳屿花岭。这座五层建筑逐渐减少其宽度和深度,使镇海塔看起来像一座塔和一座建筑。广府人称镇海楼为“五层楼”,又因风光旖旎不绝,故又有“武陵南第一楼”、“岭南第一景”之称。在镇海塔的历史上,有五座建筑被毁,五座建筑建成。现在的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28年由木结构重建而成。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中部金州区大道东南侧,是纪念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活动的专门纪念馆。广州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主战场,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
纪念馆收藏了大量价值很高的文物。孙中山随身携带的密电书、引发辛亥革命的湖广铁路债券、在海外流传多年的民国初年珍贵纪念币等共计62件历史文物亮相黄埔,将永久收藏于该馆。
纪念馆还收藏了国内外各界关于辛亥革命的各类文物史料。内容包括1895年至1917年与辛亥革命有关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实物和史料。种类包括服装、日用品、火器、旗帜等。该馆成功征集到文物6602件,通过征集、借阅、复制展品等方式,征集到孙中山之女孙婉的照片、生活用品、书籍、珠宝和生活用品等文物700余件。还有一批珍贵文物,如李湛的同盟会证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杜凤书的照片、民国元年革命军功章、民国元年华侨拆弹队纪念章以及向法院提交的文件等。
西汉南越王陵墓博物馆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1983年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任国王赵倩墓,也是岭南地区发现的最大、唯一的汉代画像石墓。墓中出土文物1万余件,其中“文帝印”金印、玉角杯、错金铭文虎节、印刷铜板模具、平板玻璃铜版装饰等极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反映了两千年前岭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南越王墓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馆以古墓为中心,依山而建,将综合展示楼空室、古墓保护区和主展示楼有机联系起来,彰显遗址博物馆的群体风貌。它是岭南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曾获得六项国内外建筑大奖。
结论【/br/]
广州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从最早的南越族到番禺城再到广州府。从南蛮边境地区,发展成为重要的贸易口岸,再到如今的一线城市;这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雨飘摇的岁月,又有过怎样的辉煌,故事几乎无法言说。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才会发现那些精彩的传说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每一位创作者的内容。但是,由于一些图文来源的各种渠道,无法追溯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