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上海最后一个渔村,你可以体验传统的渔民生活,参观渔船制作厂,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可以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文艺表演,感受不一样的上海风情。这个渔村将会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
序
我跟你说说之前在渔村发生的事情。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沿海陆地上最早的渔村,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它靠近杭州湾,在沪杭高速公路的北侧,离海仅一步之遥,与海中的三座金山隔海相望。品种多样、味道鲜美的海鲜是这个渔村的一大特色。
清末民初,镇上有36家店铺和作坊,仅经营渔货的渔线就有10多条:春秋大洪水时,大鱼海蜇繁盛,前来观潮、买鱼、做生意的游客和商人云集,海塘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上世纪80年代,金山嘴渔村达到顶峰,渔民1000多人,渔船45艘,吨位1650吨,年捕捞产量116万吨。捕鱼范围也从杭州湾走向海洋,南至钓鱼岛,北至济州岛,是上海保钓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小渔村怎么走
自驾线路
路线一:莘庄立交- G60沪昆高速- G15沈海高速- S4金虎高速-汀威公路出口-沿汀威公路(汀威南路)直行-沪杭公路(左转)
路线二:莘庄立交- G60沪昆高速-G15沈海高速(金山卫方向)-G15沈海高速(宁波方向)-新城出口(宋伟南路)-沿宋伟南路杭州湾大道直行-沪杭公路(左转)在那里
公交线路
路线一:乘坐地铁1号线至锦江公园,左转步行1分钟至西南汽车站,乘坐石梅线(或莲花路地铁站乘坐石莲线)至石化汽车站,再换乘杨珊二路(金山嘴渔村方向)、市南专线、石湖线至金山嘴站。
路线二:上海南站换乘金山铁路至金山卫站,换乘南威线、凤味线。
火车线路
没有直飞的,费时费力,暂时不推荐。
小渔村里你必须知道的事情
崇拜妈祖
金山嘴渔村视妈祖为渔村守护神,常年供奉。平日里,妈祖庙的香火也很旺。除了本地香客,还有松江、平湖、奉贤的人。上海开埠后,很多人来到金山嘴祭拜妈祖。直到抗日战争,日本飞机炸了又炸,一个好好的妈祖庙被炸了。但奇怪的是,只有妈祖像居住的地方完好无损,妈祖像连一根头发都没有损坏。据说轰炸妈祖庙的飞机在返航途中突然失灵,坠毁在杭州湾。
金山嘴的妈祖庙是上海最早的妈祖庙。上海的南汇、青浦和妈祖庙都经过金山嘴。农历三月初三是妈祖的生日,农历九月重阳节是妈祖的忌日。不过这两天没有盛大的祭祀活动。除了这两个节日,金山嘴渔村还有四大祭祀仪式。
除夕祭祀
除夕祭祀是一年一度的盛大仪式。首先,上座率高。渔村里每个有人出海的家庭都不放过,不管捕到多少鱼,不管你是船董事会的老板还是股东,不管你是老板还是船员。其次,供品丰富,不仅有整只鸡鸭,还有猪头,不仅有水果蛋糕,还有整只龙虾和鱼。特别注意的是,鸡不能是裸鸡。它一定会在尾巴上留下一些鸡毛。谁也说不清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正月初五祭
正月初五是请财神的日子,妈祖在金山嘴渔村也被视为财神。第五天早饭后,所有的渔民都先上了船,在船头上烧了些香,向波塞冬献祭,跪拜。然后去妈祖庙烧香磕头,放鞭炮,拜妈祖,保佑海上平安,渔业丰收。
汛前祭祀
在春季汛期钓大鱼、秋季汛期钓海蜇之前,所有出海的船上的船员都由船夫带领,所有的船依次在妈祖津前烧香。所有拜过的船都可以出海,没拜过的必须拜过才能出海。
丰收祭
每年春耕时节钓到大鱼后,我们都要在娘娘庙前的广场上搭起戏台三天,感谢妈祖的功勋庇护。如果是丰收年,妈祖巡礼,和皇帝巡礼一样,全副武装。先从娘娘庙出发到海棠,巡逻到张家舍或者黄墩。妈祖金身停留的地方,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图片来自网络)
渔村禁忌
在金山嘴渔村,有很多禁忌,很多禁忌,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传统。入乡随俗。任何进入渔村的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应该遵守。
吃饭禁忌
吃不叫吃,叫吃,喊吃叫吃。筷子叫扁担,盛饭叫斗饭,因为“盛”字与“申”字谐音,不吉利。
不能用筷子敲碗,也不能把筷子放在碗上。而是把筷子整齐的放在饭碗边上。因为“放”字表示渔船搁浅,把筷子放在碗边上表示渔船停靠在码头。吃的时候把鱼翻过来叫转身,也是不吉利的。
渔船用语
渔船上的语言要避免不吉利的词。桅杆叫“子”,避“危”字,“子”与“祥”谐音,表示吉祥。绳子叫缆绳,避开“重”字。同样,吃东西叫享受一顿饭,填一顿饭叫取一顿饭。忌东西两个字,西方叫高面,东方叫低面,南北不忌讳。喝茶或喝酒时,溢出来的是杨珊话,伴随着,而渔船说的是涨潮,避开了“赔”字。水用完了还想再加水,说潮水已经干了。把用过的水倒掉,称之为泼,以避免“泼”这个不吉利的字。
在渔船上,不叫左右,叫前后。船桨安装在船尾的中间栏杆上,右桨在前,左桨在后。不叫首尾,叫首尾,因为主标在船的中间,比较容易确定前后的位置。渔船上没有厕所,也没有卫生间,排便有严格的规定,所以标记前不允许排便,前缀里也不允许方便。小便应在游泳后、游泳前和游泳后进行,排便应在船尾游泳后进行。
(图片来自网络)
池仔渔村
寻找着鱼的足迹,千百年来,渔民们驾着船去大海捕捞,带回大海呈现的美味。渔村有八老十特色菜,还有满大街热闹的海鲜等你过把瘾。除了令人垂涎的海鲜,老街上还散落着各式各样的渔家小吃,比如海棠糕、油墩子、梅花糕...咬一口,满满的都是渔夫记忆的味道。
八种鱼——水煮烤鱼(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渔——咸小米和虾(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鱼炒韭菜蛤(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鱼——银鱼炒鸡蛋(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打鱼——葱油炒海瓜子(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渔焖小黄鱼(图片来自网络)
八种鱼——清蒸腌鲭鱼(图片来自网络)
八个鱼样品——紫菜虾汤(图片来自网络)
友仔渔村
妈祖文化馆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第一座妈祖文化博物馆的故乡。金山嘴渔村妈祖文化中心分为妈祖生平与文化传播、上海妈祖、金山嘴渔村妈祖三个部分。妈祖文化以纵向和横向的方式介绍。
马祖文化中心(图片来自网络)
渔乐餐厅
在金山嘴渔村,有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是所有孩子的天堂!没错!就是“有来有趣”渔乐馆!是一个针对青少年的DIY互动体验馆,可以在玩耍中充分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家庭亲子互动的首选!
渔乐厅(图片来自网络)
玩沙子和涂鸦是小孩子最喜欢的两件事,但是用沙子画画还是第一次!
渔乐厅(图片来自网络)
大海的声音是什么?让我的朋友海螺告诉你吧!
渔乐厅(图片来自网络)
渔村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制作~
渔乐厅(图片来自网络)
渔夫的老房子
老渔家采用穿越时间空和穿越点缀的方式,部分展现了渔民与农民、居民生活同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对渔民生产生活场景的真实还原,游客仿佛回到了打鱼织网的半自给自足时代。游客可以自己编织渔网,享受捕鱼的乐趣,寻找捕鱼的回忆并从中获得乐趣,在隧道中体验一个渔夫的艰辛和快乐。
渔夫旧居(图片来自网络)
渔夫旧居(图片来自网络)
渔夫旧居(图片来自网络)
象屿湖
金山嘴象屿景观区包括象屿艺术中心(迪达美术馆)、象屿创意休闲中心、象屿渔文化体验中心三大功能区,将成为集渔文化创作、艺术展示、创意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金山嘴渔村“活渔文化”艺术创意中心。
象屿湖(图片来自网络)
象屿湖(图片来自网络)
t形坝码头
位于金山嘴渔村码头,浪不是特别大。设置“T型坝”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拦截一路疯狂的潮水,也是为了方便附近渔民上岸和船只停靠。丁字坝也是钓鱼、游泳、观赏的好地方。
丁字坝墩(图片来自网络)
丁字坝墩(图片来自网络)
住在渔村
海边民宿——临泉渔家的骄傲
海边民宿——临泉渔家的骄傲
海边民宿——临泉渔家的骄傲
民宿小院——临泉渔家的骄傲
公共区域-临泉渔家的骄傲
娱乐长桌——临泉渔家的骄傲
渔家书店-临泉渔家的骄傲
在露台上看海——临泉渔父的骄傲
房间里的海景——临泉渔家的骄傲
房间里看着隔海相望的小岛——临泉渔父的骄傲
标签
金山嘴渔村作为上海最后一个渔村,经历了千百年的潮起潮落,散发着别样的风味。这里的老街小巧玲珑,村湖独一无二。去渔家老屋,逛渔具屋,逛观音兜,马头墙,青砖瓦小桥,或者逛象屿湖游廊;海鲜街有很多好吃的。不要错过老八种渔村...你可以在老街旁边看沙滩和海浪,吹海风,吃海鲜~如果你想开心,还可以带些渔村的小东西,圆规,舢板,大海螺...不用刻意去搜,递过来你会很惊讶的。如果舍不得海,走的时候可以多带点海的回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