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推荐的最优美食地图来啦!我们为你准备了2024年的南京美食和旅游指南。无论你是喜欢吃糖醋排骨还是板鸭、生煎包,南京都值得你去探索一番。一探究竟:金陵顺胃,在南京,人间最美味是清欢。满载着江南风韵的美食,等待你的发现。赶快戳戳这里,解锁更多美味,做回地道南京人吧!
前言
备受期待的陈导演《风味人间》的推出,立刻吸引了一波美食爱好者的目光。在《风味世界》里,美食只是表层,最里层是故乡,更里面是时间。导演陈晓卿用他的品味回忆逝去的时光,就像歌手用旋律,诗人用诗歌。成年人的坏习惯,不管多穷,都有一种无可救药的执念——回到过去。说到美食,就不得不说南京人最爱吃的淮扬菜了。
淮扬菜是中国四大传统菜系之一,起源于扬州和淮安。大多数淮扬菜以江湖菜为基础,以顶级烹饪技术为支撑,原汁原味,追求美妙的和谐,雅俗共赏而不失优雅。【/h/]萝卜、臭豆腐、盐水鸭,这些南京传统美食,都在大厨手里。
食物不仅可以用来吃,还有很多意义。可能是一个人记忆的起源,也可能是一个人梦境的另一面,一道菜,一条街,一个故事。.......
老门洞,美食的专属记忆
"一个没有旧痕迹的城市就像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很多人说,在老门东走一圈,就能找到老城区南方人乃至南京居民生活的影子。老门东,位于中华门以东,自古人文荟萃,有富如敌国的沈万三,也有人才荟萃的上江考邦...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具有南京特色的建筑风貌,当然少不了百年流传的美食。
北邻繁华的夫子庙,南临有600年历史的明城墙。这里有一系列木制建筑和马头墙。沿着老门东街一直走,右转进一条小巷,就遇到老门东美食街了。其中有“秦淮八绝”中的江、湛园面馆,还有蓝老大糖莲藕粥、臭豆腐、酥烧饼等南京美食,让吃货们垂涎三尺。
有人说:“秦淮老八绝的小吃品种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每个品种都对应着一个原始的匠人。”无论是百年老字号,知名的台湾省甜品,还是地道的南京小吃,这些都是南京人对美食的专属记忆。舌尖上的回忆,可以打破时间和空之间的限制。外地的游客只需要去老门东看看,老门东仿佛连接着南京的过去和现在。
378弄,老城区南方人的厨房。
南京还有一条很特别的老街。就像378弄的名字一样——编门牌号的时候,刚好排在长乐路378号,就叫378弄吧。太接地气了,这种不经意的能量也是老城南骨子里的。刚进巷子的时候感觉有点挤。扩建后的378弄,只能经得起南京人对美食的热爱。据说378巷的食物喂饱了城南人的胃。的确,在这里,花一点钱就能品尝到最正宗的老南京美食。
说起南京人,你最喜欢什么?皮肚面,鸭血粉丝汤,小笼包,或者...小馄饨?早餐一碗小馄饨神清气爽,晚餐一碗小馄饨能一扫一天的疲惫,让你心情舒畅。不管怎样,如果中晚餐吃不饱,可以来一碗,牙疼,润喉暖胃。真的是一年四季都适合。【/h/]安庆馄饨,从父亲那里继承下来的,在这里已经有十几年了。看着老板包馄饨是一种享受,然后看着鲜亮的骨头汤倒进一碗碗馄饨里,上面还有一点麻辣油,也是一种享受!定居江宁(今南京)的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的甜品篇中提到:“小馄饨,小如桂圆,宜配鸡汤。”可见,小馄饨文化一直根植于南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就像《喝馄饨》这首歌里唱的,“要不要辣油?再来点辣油?如果你想要辣油,就告诉我……”
南京人把吃馄饨叫做“喝”馄饨,“喝”字完美诠释了它的奇妙含义。南京的小馄饨一般都很小,汤底是精华。新鲜的肉馅吸收了汤底的精华,每一颗都变得鲜嫩多汁。然后,加一个好吃的鸡蛋,烤一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骨头汤或者鸡汤馄饨。在我的记忆中,馄饨摊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存在,隐藏在普通的小巷里。摆个馄饨摊,放个大锅在上面。这种地摊是最正宗的,一年四季都是旺火,远处飘着轻烟,一口大锅能舀十几碗馄饨再滴几滴辣油。老板还用熟练的南京口音喊了一声“辣油”。这么多年了,大家还是爱吃柴火馄饨。其实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有人走街串巷卖馄饨为生。除了南京本地人,还有一些从安庆来到南京的商人,把安庆的馄饨风格带到了南京,并发扬光大。
小馄饨的重点是汤底。大骨头熬制的汤底味道鲜美,还有淡淡的清香。喝馄饨的时候,甚至可以喝到骨头里的骨髓。闻到香味就知道这碗馄饨没错。
馄饨做好后,老板摊开一堆汤碗,迅速在汤面上撒上调料、蒜花、胡椒粉,根据食客口味加入榨菜、虾皮等。建议加一个好吃的鸡蛋。最喜欢喝馄饨的时候,咬开黄澄澄的蜜饯蛋,馄饨的汤底味道不知不觉就鲜了。)
当然,小馄饨最棒的还是那一勺辣油。这一刻,汤底的鲜美和麻辣油的味道达到了一种最佳的融合状态。有时候一个没有辣油的小馄饨好像失去了灵魂。辣油一般都是老板偷偷做的。你可以向老板要一个小包,下次带回家。不仅可以喝馄饨,还可以炒菜,做面条,蘸饺子。
吃完馄饨,抹抹嘴,舔舔舌头,摸摸肚子,嘴角忍不住扬起满意的笑容。也许这就是小馄饨的独特魅力。一碗完美的馄饨,皮、馅、汤、调料,缺一不可。能真正做到极致的回头客肯定不少。
南京人喜欢吃盐水鸭,把咱鸭带回家也成了很多人的习惯。烧鸡,盐水鸡,鸡爪,丰富的选择,老板熟练的递上刀,就可以打包带回家了。
378弄最有名的应该是哑蛋饺子,可惜我去的那天老板不在。【/h/]老板在这里卖了十几年的蛋饺,不会说话,就把心思包成鼓鼓囊囊的蛋饺。肉馅鲜嫩,蛋皮滑嫩紧实,是城南无数人心中的美食界霸主。“真正的祁家湾锅贴”。李记的牛肉锅贴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
-南京哪里的烤鸭最好吃?-屋前那家最好。南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烤鸭No.1,烤鸭店是城南人心中的白月光。
378弄做生意的人很多。比如卖鸡的商人,开水果店的夫妻。一旁的大妈先用纯正的南京话开口了:“10块钱四个,就喂点菜。留着玩就好!”靠着南京话的煽动性加成,围观群众不约而同地掏出了钱。开水果店的夫妇打开喇叭:草莓打折!草莓特价!不甜,没钱!路过的保安笑着开玩笑说:“你要说甜一米!”"
在378弄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和附近中华中学的学校不谋而合。母亲和孩子经常在巷子口碰面,一起去昝鸭或者切蜜莲藕带回家。偶尔买几个活鸡蛋,一小袋盐和胡椒粉,还有一些现成的蒸饺小笼包第二天早餐。这就是南京人眼中的繁华!盛宴!大部分人不喜欢活珠子,但是半鸡半蛋的味道对于南京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据说在南京没有鸭子能游过长江。南京人爱吃鸭子,北京烤鸭吃的是脆皮,南京烤鸭无非是皮和肉,卤才是灵魂!每只烤鸭入炉前,鸭腔内都要注满水和特殊调料。烤好后是美味的烤鸭卤汁,鸭肉的香味完全渗透其中,可谓最佳“烤鸭伴侣”。
皮肚面一般是皮肚、农家香肠、榨菜、肉丝、雪菜、小青菜,有时还会放一点猪肝、西红柿。反正一碗面满满一大碗。全家福里除了面条和皮肚,还有香肠、蔬菜、蘑菇、肉丸、肉丝等等各种食材。能全部吃掉的,应该属于大神。
在南京,最受欢迎的两种面条是老面条和小煮面条。小煮面因用小锅煮面而得名。最出色的小煮面是以猪骨白汤为底,以皮肚为顶。又以酱红汤为底料,红烧肉、大排、小排、鳝鱼丝为浇头,俗称老面。皮肚面是南京的特色风味。皮肚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滋养皮肤,滋润皮肤。南京皮牛肚面,面条和皮牛肚在铁锅里煮过之后有一种不一样的味道。皮肚又称猪皮干,是将新鲜的猪皮晒干,用猪后腿皮和背部皮制成。炸好的肚子金黄酥脆,软软的,咬一口就烂了。
下面这篇文章也很有讲究。将清汤中的面条捞出至七成熟,丢入肉骨头熬制的汤中,撒上适当的调料,待面条煮开后加入。
这些商店中的大多数已经在这里做生意十多年了。他们看过日出,陪过日落。他们见证了从狭窄的小巷到熙熙攘攘的市场的逐渐转变。皮肚面、锅贴、梅花糕,都是南京人最爱的美食盛宴。
在夜市被全面取缔之前,逛夜市是最享受的事情之一。当然,夏天的时候,烤串和小龙虾也是大家心中的最爱。财大炸串、金口福炒饭、皇后蛋汉堡并称为南京三大网络名人。总是从8: 30开到凌晨3: 00,期间客人络绎不绝。排着炸串静静等待是这里的老规矩。
上海路,小资文艺范儿。
我喜欢上海路的人文情怀。像小惊喜一样排列的小商店嵌入在上海路。春末夏初我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我想消除疲劳,在上海路四处走走,真正感受这里的魅力。城市的喧嚣已经到此为止。老旧的小区,错综复杂的道路,人文情怀的小店,都在吸引着来来往往的人。
好像先锋书店已经成为南京市民的一张明信片,总是吸引着各界人士打卡。一家由废弃的地下车库改造而成的书店,似乎所有的文清人来这里都会和它合影。在赫本的明信片前,她正精神错乱地挑选着,用笔墨小心翼翼地写着,贴上邮票,放进一个小邮箱,这是她来南京时寄给远方朋友的标记之一。
我喜欢去经济学家书店找一本旧书。老书店的气质不一样。从青岛路的卫初河书生书店,广州路的品语斋,南师大北门的戴乐书店,再到上海路附近的苍乡老书店,淘书的过程比买书有趣多了。
像星期天一样下雨。同名电影的故事,文艺电影里优美的音乐慢慢流入内心,男女主角在音乐国度达成精神共识,念念不忘,会有反响。
街角的这家3咖啡店很有名气,属于南京最早的网络名人店。蓝白相间的小屋,旧沙发垫,旧电视机。你来过之后会点他家最好吃的麦芽汁吗?还是去它的一楼点一份传统日式拉面?
这条毗邻大学街的路有各种旧书店、咖啡馆和小酒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你可能因为失恋而在这个酒馆里喝得酩酊大醉,也可能在上海路的晚风中与现在的恋人散步。也许有一家甜品店很治愈你,比如云中食品店,那里的提拉米苏吃了就难忘。......
想吃辣,就去成都娃娃花园餐厅,品尝麻辣鲜香的牛蛙,饭后踱步到对面的秀场——爱尔兰酒吧,喝杯红酒...还会在EAT餐厅吃早午餐,有美味嫩滑的鸡蛋、三文鱼、牛油果、切片面包,度过一个悠闲的早晨。
转到这个麝月菜单,精致又过目不忘,足够花一个下午慢慢品味。窗外的影子摇曳,树叶的剪影设计的很好看。路上有很多外国人,比如皮肤黝黑的非洲兄弟,金发碧眼的法国美女。也许你能看到他们在绿茵中边吃沙拉边做作业,在麦当劳吃汉堡时你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或者熟悉的中式英语...在留学生的簇拥下,上海路菜场的披萨大叔特别受欢迎。不起眼的门面性价比最高。
明瓦画廊是喜欢的小吃聚集地。
记忆中的明瓦画廊总是热火朝天地准备晚餐,拥挤的小店从明瓦画廊的一头排到另一头。拥挤的街道上,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食客来了一代又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珀西仍然带着她的孩子来这里。最容易出门去网上名人和老店的地方。好吃到可以排队的栗子代表金味,鸭子代表金红星,皮肚面的老板很容易记住皮肚面...明瓦画廊的奶茶店,现在是百家争鸣,一传十,十传百。三色堇喜欢哪个就买哪个,不用麻烦了。
我从来没吃过。一直很好奇洪泽湖小鱼锅贴是什么?吃了之后觉得很有意思。味道香脆可口,闻起来很香。老板娘刷了一层秘制酱料,横着对折,刚出锅的脆皮炸鱼酱特别饱满。
创始人金洪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做盐水鸭的徒弟。后来,我开了自己的店,名字叫金宏兴。名声太好了,还没到吃饭的时候。长长的队伍吓了小资一跳,人气还挺旺的!南京人吃鸭子都很讲究,那么多老南京排队的味道可想而知。
老人1: 1的饭碗,红底白门,看起来很显眼。老人拌饭也是招牌菜之一。有饭,有面,有馄饨,店里的菜也很多。在明瓦画廊开了很多年,其家的拌饭拌面成为上班族的最爱。
除了臭豆腐,南京臭豆腐人气王还有一个人多的招牌,叫爆肚。他做的臭豆腐和以前吃过的完全不一样。上面撒了一些蔬菜,酱料微辣,刚刚好。吃起来又脆又好吃。
石鼓路,美食疗愈部
传闻石鼓路的美食解决了多年前好姐妹乐队之一张小后的烦恼。每个周末,我都会去喝茶,和朋友聚会,去61HOUSE和CD-PUB看表演,或者逛逛夫子庙,然后在青果坐一下午。或者去先锋书店。漫无目的的走在南京满是梧桐树的大街小巷。那时候,住在石鼓路附近的居民要想过得充实,就得先吃早饭,不管是街角的香婆,还是小眼镜的蒸饭。或者你可以在这1.7公里的路上找到20多家日本美食店,也可以踏入美食街找到自己喜欢的那家。
科翔馄饨摊的馄饨很有特色,里面的装修很有老南京的味道。可爱的三岁三岁樱花姑娘馄饨,皮嫩肉嫩,价值极高。富含南京人爱吃的油渣、蛋皮等食材。
富豪路,最喜欢的美食街之一。
富裕路是隐藏在环亚广场的一条小巷,漫长曲折,却又充满惊喜。南京吃货最爱的美食街之一。
罗家桂花汤圆藏在曹渡巷,冬天最想念桂花汤圆。软软糯糯的皮肤掩饰不住内心的甜蜜。招牌汤圆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红糖汤底和黑芝麻馅料搭配优质老红枣和干红枣。还没熟就让人垂涎三尺了。
在路的另一端,阿菜菜饼价格实惠。炸好的芝麻饼酥脆可口,里脊嫩滑。大白菜粉丝、海带粉丝、韭菜粉丝最受欢迎。相对于其他两条街,富裕路上的美食达到了传承融合的效果,是新街口美食街的点睛之笔。
方婆蛋糕集团店比较有名,是南京人熟悉的老味道。【/h/]方婆蛋糕集团店被誉为南京最好的早餐之一,人们愿意不厌其烦地排队。他家除了有名的饼子饺子,还提供南京流行的早餐,黑米、汤圆、麻饺、糯米莲藕、辣糊汤等。【/h/]方太太的黑米,色泽纯正,香味扑鼻。可以加配菜和牙线。带着一碗招牌糖芋苗。方婆加了比芋头苗更软更糯的小芋头,口感更爽滑。她还特意挑选了不太甜的藕粉。【/h/]一碗深红色的汤,带着一点桂花和酒香,配上一碗浓稠的糖芋苗,就算吃多了也不会觉得腻。
南京老字号,大浪淘沙的产物
说到“老字号”,似乎没人提起过。也许对于外地游客来说,它们是南京的象征,甚至是一种文化品牌。对于南京的原住民来说,往往是一种记忆,或者是一种习惯。记忆中的老字号,是旧时代的浪涛和风沙筛选的产物,每一代人都与之相关联。
相比夫子庙景区的其他家,七方阁30元就可以在这里饱餐一顿,很多小吃都可以尝试。在“秦淮八绝”中,七方阁有两绝:鸭油酥烧饼和什锦菜包、麻油干、鸡丝面。据说是光绪年间在繁华的承恩寺附近开的。【/h/]一份鸡汁干,一碗牛肉馄饨,一小碗豆腐脑,来夫子庙感受南京的乡土文化,从美食中感受最好。
李记清真馆始于民国初年,不仅被列入《舌尖上的中国2》,还被列入“全国必吃小吃名录”。他家最有特色的就是饭菜分开排队的窗口,所以保留了老式的传统。李记清真餐厅的祁家湾牛肉锅贴应该是南方很多老城区的最爱。在店里吃饭经常会遇到各种大叔大妈。据他们说,我已经吃了很多年了。他的锅贴很特别。咬在嘴里不油腻。配牛肉馄饨,真的很有味道。
雍和园很有名。这里曾是1901年清末的“学苑”茶馆。整体看起来像一个餐厅,大红木桌椅,风格很复古。他家的“蟹壳黄烧饼”分咸和甜。咸烧饼香脆,芝麻饱满,烧饼的口感非常丰富。甜烧饼比较常见,是黑芝麻,但甜而不腻。汤峪苗汤比较浓,比较甜。南京小吃在这里基本都能吃到,还有美味诱人的鸭血粉丝汤和加了一点虾的开阳丝。......
“我和孙子都很爱吃豆角元宵,时间久了,味道也不错。”莲湖饼团店首先保证了夫子庙景区的人流。招牌的赤豆元宵那碗又厚又诱人,是我的最爱。“除了赤豆元宵,糕点也很受欢迎,清明节还发起了团拜。”桂花元宵和五色饼团也被评为“秦淮八绝”之一。另外牛肉锅贴也很好吃。如果你咬他们,你会爆发成汁。脆皮和牛肉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很好吃,很饱满。
南京有许多老字号,如跨越三个世纪的马祥兴饭店、以盐水鸭闻名的韩复兴饭店和专营民国菜肴的江苏饭店..........................................................................................................................对于南京的原住民来说,往往是一种记忆,或者是一种习惯。记忆中的老字号,是旧时代的浪涛和风沙筛选的产物,每一代人都与之相关联。一个“老字号”留下的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味道,还有所有关于旧时光和故乡的记忆。
除了美食,我更依恋这个地方。
大家对南京的最初印象是六朝古都。自古以来,诗人们都有节制地赞美它。“江南嘉里地,金陵帝都”。有这样一个笑话“很多年前,我问我的大学导师: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教官点了根烟,淡淡地说:“那是一座城墙雕刻的城市!"在我的脑海里,我看到一座宏伟的城市像壁画一样建在山上。所以我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这个城市!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我导师说的,原来是南京话。”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可能会笑。
标签
南京是一座很古老的城市,没有苏州的娇柔,没有杭州的精致温柔,却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我觉得南京和杭州的城市格局还是很像的。
欧阳修曾写道,“金陵比后湖更美;钱塘比西湖更美。其实玄武湖的水是要看长江的气势的,和西湖的静绿是不一样的。适合晚上抬头看月亮。朱自清笔下的南京,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游览南京就像逛古董店一样。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建议选个雨天去鸡鸣寺,看看眼前蜿蜒的台城。通往鸡鸣寺的道路两旁的樱花特别有名,清明节前后的樱花也是永远拍不够。
南京的夏天总是很长。在雨季,空空气总是潮湿的。地上到处都是水,水面上漂浮着落叶。路边有水果摊,稀疏的早餐店,还有南京人最爱的鸭血粉丝汤和烤鸭店。这个城市很柔软,就像对世俗生活的期待。
南京也是一座现代与古风交织的城市,街头气息与现代气质交融在一起。城南有老弄堂,随时可以找到柴火馄饨或者百年老店,还有新街口的热闹繁华,既有旧都的底蕴,又有新城的美。李志是一个几张专辑都写不完的城市,每个人都在感叹过去,追忆青春和爱情。比如,夏天的殷珊路,过去的热河路...偶尔心血来潮想看看李志格唱的《殷珊路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了这么多年,我更依恋南京这座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