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良渚遗址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承认,标志着古老文明在中国的璀璨光彩。
前言北京时间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证明了中华五千年良渚文明真正得到了广泛认可。
良渚古城是杭州继西湖、京杭大运河之后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
于这样评价良渚:“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水草丰美、亭台楼阁的文化遗址。”这种玉石般的良渚文明似乎属于这一方水土,属于我们生活的长江以南。
5000年来,不变的是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核和诗意栖居的情怀。漫步其中会突然让你感到空交错,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迈开脚步去体验。
良渚博物馆
良渚博物馆的前身良渚文化博物馆于1994年5月28日对外开放。随着良渚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良渚文化博物馆的展览已不能充分展示良渚的文化内涵。
2003年,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良渚文化博物馆新馆——良渚博物馆开工建设。
2007年,考古学家在余杭发现了良渚古城墙,将杭州的历史提前了3000年(这是什么概念?公元元年为西汉),并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8年,良渚博物馆建成并向公众开放,由英国首席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它的外观粗糙而大气,灰白色的墙壁没有任何装饰,与美丽的大陆公园相协调。
良渚博物馆也是中国唯一获得世界“最佳公共建筑奖”的建筑。
良渚博物馆的设计基于“一个玉锥散落在地上”的设计理念,由四个不完全平行的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
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与民族精神”三大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良渚玉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历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造型精美、功能丰富,还创造了“器皿中的葬礼”的文化传统,将新石器文明与青铜文明联系在一起,是东方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在良渚出土的众多玉琮中,有一件传说中最大、工艺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玉琮王”。
去年,这件玉器在《国家宝藏》杂志上发表,并在最后的特别展览中被选为9件国宝之一。在节目中,周冬雨化身良渚神父守护中华文明圣地,向大家讲述了国宝玉汪聪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于聪入选是因为它见证了中国先民的智慧和对世界的信仰,见证了5000多年前投射到中国的灿烂文明光芒。知道从哪里来,知道回家的路,揭开玉琮之上的迷雾,窥见中华文明多元起源的端倪,了解中华文明代代传承的方向。
美丽周堂
“美丽的大陆”是现代汉语对“良渚”这个地名最合适的解释。
美丽洲教堂于2010年竣工。这座由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教堂典雅自然,简约大方。
主体建筑呈“八”字形,将中国传统的“硬山”屋顶与国外先进的宗教建筑设计理念有机结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归属感。
广场上的独立钟楼高12米,上面有一个3米的十字架。汽车经销商可以从通过相邻的国道跳入眼帘的钟楼的小视野中感知美丽的大陆大厅的位置,顶部的时钟由意大利历史悠久的钟表厂制造。
教堂里偶尔会有诗歌演唱和崇拜活动,也有很多新人来这里参加婚礼。
美丽洲堂的椅子也是一个奇妙的设计,椅背呈90度,可以使人不自觉地坐着,长凳两侧的天使翅膀设计为教堂增添了纯洁和神圣感。
村民食堂
村民食堂原本只是为村民修建的便民设施。由于它的便宜、美味和氛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这样的消费者几乎已经占了食堂总消费人口的一半。
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他们的早餐,平均接待600人。食堂的油条很有名。即使面点师每天做1200块,也很难满足消费者的热情。食堂别无选择,只能实现周末“油条限购”的方法。
此外,晚餐棒极了。做饭的窗户,搪瓷杯,黑板上的每日手写菜单...似乎可以追溯到八九十年代。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
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参观良渚文化村时,被这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所打动。他真诚地说:“我希望我设计的产品不会输给这里现有的建筑和环境。”而一座蕴含良渚情怀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则是他为良渚文化村献上的最好礼物。
从远处看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巨大的几何屋顶从茂密的森林中探出头来,形成一幅抽象的画面,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大屋顶”。作为城市级综合文化运营平台,大屋顶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30余场,孵化了“大屋顶X西洋歌剧演出季”“樱花季”“仲夏夜之梦”等众多孵化城市文化的IP活动,成为杭州网红打卡地。
【/h/]【/br/]
在设计理念上,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和西方建筑理论,完美表达了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情感标准”的空理念。整个建筑非常注重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安藤近年来的代表作之一。
安藤忠雄用简单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空房间,并引入了大自然的抽象元素,使空的体验充满吸引力。屋顶上的采光窗、屋顶下延伸的水面和滨水的樱花小径打破了清水混凝土封闭的印象。光、水和樱花这三个元素也是安腾常用的自然元素,它们非常和谐地融入了建筑的内部。
小树馆
“天气晴朗温暖,春装确立。我喜欢看小道草是绿色的,樱花像雪一样,所以我可以利用吉雅和小树馆。诗和书是盲目的,学会收集它们,并要求它们区分它们。”
在“大屋顶”的滨水一侧,就是大名鼎鼎的晓墅亭。混凝土的凉爽与木制书架的温暖融为一体。春天樱花开放时,一阵微风吹过,落地玻璃外的花瓣或随风起舞,或落入水中。在室内安静地阅读真令人愉快。
2018年春末三月,小书馆建成开放。一旦开放,每天的预约都已满。
经过一年的沉淀,打卡的人在逐渐减少,学习的人在逐渐增加。现在看来,这似乎更接近高图书馆的初衷,希望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孩子”提供一个心灵的庇护所。我希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借势而行,与天地之灵单独交流”,还可以请教老师,与同行讨论,相互学习。
作为国家级公共阅读品牌,杭州小书馆将持续推进公共阅读,开展各类相关学术和文艺活动。同时发起“陪伴计划”,不定期邀请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到图书馆与读者促膝长谈,分享好书和生活经验。
标签
从良渚古国到良渚文化村,5000多年来,这片土地更加璀璨夺目,历久弥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揭开良渚的神秘面纱,一起走进它的前世今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