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事业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中国为例,近年来,我国在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要认识到文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保护力度不够、利用方式不当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文物事业发展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确保其在传承历史文化、服务人民生活的同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2023年11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将更好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普查开展以来已基本实现了“五个完成”,即完成普查机构的组建、完成普查队伍的集结、完成全覆盖的培训、完成全流程的试点和完成全方位的保障。该负责人介绍,各地调集各方力量,组建了普查队5000余支,普查队员4.5万余名,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比,人数上增加了一半。据了解,目前,野外的实地调查正在进行中。下一步,将开展实地督导,赴各地现场检查指导,加强业务支持,提供技术保障;对进度较慢、新发现力度不足的地区加强督导。
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让“国宝”回家备受社会关注。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成功促成43批次、19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做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争取让更多文物早日回归祖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