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羌汗国王陵位于中国新疆喀什塔什乡附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遗址。这是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风格和汉族元素相结合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群,展示了唐朝时期西域的文化特色。通过对叶尔羌汗国王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
叶尔羌汗国,明代新疆建立的伊斯兰教地方政权,史籍称“蒙兀儿汗国”、“蒙古利亚国”、“赛义德汗国”等。《明史》对新疆各地政权统称为“地面”,因首府为叶尔羌(今莎车),故名,统治者系察合台后裔,辖地为“阿尔蒂沙尔”(即六城:喀什噶尔、叶尔羌、于阗、英吉莎、阿克叶尔羌汗国苏、乌什),盛时包括吐鲁番、焉耆和费尔干纳,1514年建国到1680年亡,凡166年,历11代汗的统治,境内居民为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等,居民从事农、牧业,逊尼派为国教。
王陵由三部分组成,西边是“阿勒屯鲁克清真寺”,东边是“阿勒屯水池”,中间是“阿勒屯麻扎”,总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阿勒屯麻扎”又分为几个单独部分,埋葬汗王和他们的宗教信徒的墓地,由砖墙和木栅栏围起来,筑有琉璃砖装饰的大门,大门内是全用砖砌成的一排排坟墓,墙和坟墓外面,是用各种纹样图案的石膏花和有各种铬文的花砖装饰,前方插着各种彩旗,居室单另修建,整个麻扎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叶尔羌汗国王陵的修建堪称维吾尔建筑史中的经典之作,不仅为现今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研究维吾尔族殡葬礼仪提供了参考依据,阿勒屯麻扎在布局和图案装饰等方面,别具风格,是伊斯兰教优秀建筑艺术,为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埋葬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