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潮州会馆是清代建筑,在苏州古城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会馆之一。它位于吴门街,由两座建筑组成,一座为堂屋,另一座为戏楼。堂屋坐北朝南,三面环水,显得宽敞明亮。而戏楼则坐落在东西两侧,与堂屋形成对称,功能齐全。整个建筑群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潮州会馆创建于明代的南京,于1682年,迁址到苏州北濠(吴县阊门外的北濠弄)。后因馆址太小,在公元1708年,也就是清康熙47年,潮州会馆迁至苏州上塘(义慈巷西首)。1982年,会馆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这座会馆历经3个世纪,见证了清朝的盛世、国土的沦陷、国民的奋发、新中国的和平崛起。苏州潮州会馆是现存潮州会馆中保存最完善最富丽堂皇的会址,它以庄严典雅的风骨向八方来客展示着富有特色的潮州文化,讲述着潮商这一古老大商帮续写辉煌的故事。
会馆头门北向,外墙高约10米,面阔15米,两侧呈八字形,通体以磨细方砖斜角贴面,给人以秀雅与豪放兼具之感。墙设三门,一大二小,中额“潮州会馆”,左额“河清”,右额“海晏”。入门为过道,上层即为朝南戏楼。戏台向前突出,约6米见方,歇山顶,内部八角形藻井、垂莲柱、额枋镂雕精致。北侧后台三间,面阔15米,进深4米。整座戏楼与头门合为一体,平面呈凸字形。惜会馆正殿、戏台左右厢楼及其他建筑已不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