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街战斗遗址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之一,是人民解放军在华北地区进行战略进攻的重要节点。这次战斗以国民党军防守阵地为主力,经过数天激战,最终被解放军占领,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和英勇无畏的斗志。张家街战斗也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腐败和无能。
1936年1月,杨靖宇率领部队在桓仁县响水河子截获了敌人20多辆满载年货的大车后,来到了通化县四区英额布村小都岭屯宿营,准备返回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1月17日拂晓,从英额布等地抽调的伪军和日本守备队包围了小都岭屯,杨靖宇率队经过4小时激战冲出包围圈,向南翻越马圈岭,来到通化县五区大泉源村西北的张家街。
张家街位于大泉源村西北5.5公里处,为两山夹一沟的地势,住有十几户人家,因张姓人家多而得名,杨靖宇带领300多名战士来到这里后,群众在热情招待抗日将士的同时,告诉他们一个重要消息:驻扎在大泉源村的日本守备队几天前到桓仁拐磨子“讨伐”去了,家里只剩下20多个日本守备队员和30多个伪自卫团员。
杨靖宇经过思考后决定消灭这股敌人,于是让当地群众给鬼子报假信,说张家街来了几个拿土炮的胡匪,可以尽快来打,鬼子古井太郎和-署长关增祥得信后,立即带领12个日本守备队员和30多个伪自卫团员前来讨伐,早已埋伏好的杨靖宇部队,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随即高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署长关增祥带领伪自卫团员趴在山沟里放起空-,日本守备队在我抗日武装的猛烈进攻下,慌不择路,四处乱窜,经过2个小时激战,消灭了10个日本守备队员。
张家街战斗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如今已经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你可以看到当年战斗的遗迹,听到英雄事迹,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