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位于中国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呼伦贝尔大草原中东部偏南的位置,是金国历代皇帝陵中最著名的陵墓之一。陵墓依山而建,占地约860亩,由三座仿北极狐形状的主峰组成,寓意着其统一华夏江山的决心和意志。金太祖阿骨打陵是一座宏大的皇家陵墓,以其规模宏大、工艺精巧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而闻名于世。
陵址为完颜阿骨打的初葬地,素有“金源故地第一陵”之称,因金初在陵址上建有宁神殿,又称“太祖庙”、“阿骨打庙”,陵冢呈龟背状的高大土阜,封土高出周围地面约13米,封土堆底部周长百余米,占地近千平方米,经1975年和1993年两次对陵冢进行钻探,测得陵冢为夯土筑就,夯土层为6至10厘米不等,黑黄土相间,地表散布着布纹瓦片、绿釉琉璃瓦、灰色雕砖、柱础石等,与金上京皇城内宫殿址发现的建筑材料相同,应为金世宗大定年间修复后的遗物。
陵址附近村中,犹存一残柱础石,边长1.13米,厚0.28米,外径为0.90米,内径(承柱面)达0.72米,其上突起的圆面磨得十分光滑,为陵地的遗物。
1994年文物部门对陵址进行了保护性的清理勘探工作,在封土东侧外围的一片土坑中清理出一处有大量金代建筑构件的文化层,有布纹瓦、筒瓦、板瓦、釉面龙、凤纹瓦当、奔鹿行龙纹雕砖等,并在太祖陵址东侧封土外围的坍塌土下1.5米处,发现两根尺寸相同的花岗岩石柱,南北并列,相距15米,石柱呈正方体,边长0.47米,高2.13米,石柱下有正方形础座,边长0.70米,座高0.235米,两体榫卯结合,这些建筑构件的存在,可以想见当时宁神殿规模的宏大和壮观。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理论依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