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小龙桥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是湘阴县最大的单孔拱桥。
造访古桥时是一个深秋的晌午,以水稻为主要经济作物的萧家村已经进入了繁忙的收割季,萧家村位于汤溪镇西北面,北靠洋埠和铁路,东为西祝村,西与龙游交界,西南为黄堂村,据《陵兰萧氏宗谱》记载,萧元禄由兰溪泽头殿迁于此,村以祖姓名萧家,萧家村辖肖家村和小龙桥村两个自然村,共有220户,人口约400人,通往小龙桥的是一条狭窄蜿蜒的石子路,两侧都是稻田,这显然不是当地的主干道,在田间穿梭了近10分钟,只听到旁边的人喊了声“到了”,可是望了半天,眼前还是一片黄澄澄的颜色。“没有河,没有水,怎么会有桥?”定睛一看,稻田尽头似乎是能看到一条通向远方的石板路,石板下方还有石墩支撑,可不就是一座桥吗?
原来,由于河道变窄,小龙桥下的莘畈溪现在只流经4个桥孔,该桥一共11孔,其余7孔下河床已经抬高,一部分生长着杂草,一部分则被开垦为田地,远远望去,前面7孔“立交桥”与黄色的稻田几乎融为一体,走到桥头,才能看到另一端碧水的景象,这样的反差倒更让人感到桥上风光旖旎,站在桥上,脚下溪水静谧流淌,溪底水草丛生,小鱼成群,桥的两侧,一边是绿树成荫,一边良田连片,不远处还能望见浙赣线上疾驰的列车,小龙桥像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你可以说它寂寞,也可以说它闲适,方圆十里周边没有咖啡馆和创意饭店,在这里晒太阳发呆,大概只有脚下的鱼群会打扰你。
小龙桥位于汤溪镇萧家村西面约1公里处,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东西向横跨莘畈溪,是一座由条石砌成的11孔石梁平桥,据考证,桥长75.3米,是婺城区现存最长的古桥,舟形桥墩用条石错缝叠砌,据村中83岁的老人萧树林说,桥墩基座其实是用生松木铺垫的,再用油灰黏合石料砌成桥墩。“我小时候在水里扎猛子时,确实摸到了松木,嵌入河床里,那时村里很多人都知道的,我想这么做的原因大概是,节省石料成本吧,毕竟搬运条石太费劲了。”小龙桥的上游迎水面设计了分水尖,尖口处材质为青石,其余为红沙石,另一面的桥墩则呈方形,桥墩与桥面的连接处铺设了两条约0.6米的条石,增加了对桥面的承托面积,四块并列的青石条铺在上面,便是桥面了,桥面宽不到1.5米,汽车无法同行,据说古时可以骑马经过。
建成至今,小龙桥经历过多次洪水考验,也曾在抗战时期遭遇日军炮轰轰炸,至今仍安然架于莘畈溪上,其间,它经历了多次修缮,目前仍然面临着条石局部断裂、风化等危机。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汤溪镇:金华县辖镇,金华县粮食生产基地和工业强镇,明成化七年(1471)置汤溪县,1951年建城关镇,1958年撤县并入金华县,1961年建汤溪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2年原东祝、厚大、中戴3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25公里,面积104.5平方公里,人口4.5万,白(龙桥)、汤(溪)下(潘)与330国道、46省道兰贺线和多条县级公路过境,辖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