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氏节孝木牌坊,为纪念孝道文化而建造。整个木牌坊以青色为主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与“悌”的价值观。木牌坊的设计独特,庄重而又不失美观,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景点。
梅氏节孝坊,主体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三间八柱,重檐悬山顶,高5.3米,面宽7.8米,进深5.1米。
梅氏节孝坊,四周设石基土墙,夯土地面,面阔三开间,进深三柱五檩,穿斗式结构,木构柱子用料粗大,檐口梁枋、牛腿木刻精美,雕工细致,花卉、人物、吉祥动物、云纹等等主题雕刻得栩栩如生。
明间自下而生依次设下枋,花枋,上枋,下枋较宽,中间有墨书“为儒童严起尚之妻梅氏孺人立”十三个字,下面左右设雀替承托,以减少下枋跨度,雀替为镂空雕刻的云龙,花枋正面中间阳刻“节孝”二大字,左右两边均竖着阳刻请旨的地方官员名录,右边刻:“總督閩浙等處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钟祥,巡撫浙江等處提督軍务兼管鹽政烏爾恭额,欽命內閣學士提督浙江全省學政史評,詳請,旌表”,左边刻:“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兼管海防事錢寶琛,分巡溫處兵备道兼管水利事務曹貽桂,特授處州府知府加六級鄂克敦布,處州府景寧縣知縣加三級鄭邦涟,處州府景寧儒學教諭徐東生,训導於炳中”,反面刻有“芳流百世”四字,上枋素面。
左右次间仅设一枋,仿木月梁式,左右刻出云卷,下面左右设雀替,浮雕花卉等吉祥图案。
枋柱之前采用挂柱装饰其貌,明间前檐横梁正中置一木刻匾额,上竖刻“圣旨”两字,两侧升龙装饰,枋柱下设莲花石鼓形柱础,其下再设莲花地座,十分独特,中柱前后设青石质抱鼓石稳固,卷草纹饰,屋面阴阳合铺小青瓦。
明间内立有一石碑,上刻《清梅氏节孝牌坊志》:“缘自村祖千七公开基延至十一代,有儒童严启尚公之妻梅氏,生于清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卒于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享年86岁,启尚公殁于乾隆四十二年,即1775年,斯时梅氏仅二十五龄,其子发宝公仅四岁,而家境清贫,含辛茹苦抚幼瞻长守节六十二年,为彰其绩,道光末钦命建此节孝木牌坊”,另节孝坊前方有长方形夹板围杆一以对,落款为大清道光已酉年举人严用光立。
梅氏节孝坊,保存相对较好,用料粗大,细部雕刻精致,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节孝坊上木刻而成的请旨建坊官员等一些刻字也保存较好,这对研究清代丽水地区孝礼制度有着重要的实证。
2005年周围石基土墙、瓦面有做维修,1996年梅氏节孝牌坊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佐村:一直以来,小佐村在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思想统一、精心谋划,把抓好村中大小事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全村先后获市、县表彰生态文明村、卫生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信用村等荣誉称号,现将小佐村情况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佐村位于大漈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共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8户,人口334人,耕地面积580亩。
(二)主要特点
1、土壤肥沃
小佐村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
2、水源丰富
小佐村附近有溪流和河流,水源丰富,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3、建设完善
近年来,小佐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电力设施等,改善了农村的生活条件。
(三)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小佐村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小佐村是一个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乡村,发展潜力巨大,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