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基督教宗教学派。它成立于清朝同治年间(1863年),由英国传教士詹姆斯·汤普森在南京创立。主要特点是强调“德行”、“素食”和“教育”。其创始人以教导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为己任,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修堂坐落在潘家扇东弄13号内,清光绪十三年(1887)丝商顾少彝所建,由吴县香山建筑名匠马如龙设计监造,顾少彝有四女,其中三,四两女均嫁于龚氏,后因龚氏慎修堂毁于火灾,顾以五千银元将正修堂门楼及前厅抵押给其女婿,遂属龚姓。(龚氏,龚则先,笔者外祖母,)第三进楼厅任属尚古堂顾宅。
1997年,正修堂木雕门楼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近代震泽民用建筑除强调坚固实用,还颇重视建筑及装饰美学,提高艺术品位,而建筑风格亦吴亦越,甚而还受到安徽流派的影响,除师俭、致德、正修三堂之外,宝塔街原毕万茂丝经行茂德堂内宅库门须弥座之青石鸟兽浮雕和花山头陆宅后门楼月梁上的戏文木雕亦极为传神,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沿街商铺门面上的过海梁上亦普遍雕有粗细不等、题材不同的木雕,构思奇巧,运刀娴熟,虫、兽、花、鸟、生、旦、净、末、丑,千姿百态,各显神韵,令人目不暇接.一般民居亦颇讲究修饰,如在正屋脊梁上彩绘聚宝盆、万年青、笔(必须)、锭(定)如意等吉祥图案,朱红底漆上描金饰银,光彩夺目。
震泽的砖砖石石、梁梁柱柱、门门窗窗无不透出悠远深厚的文化气息,也折射出晚清市镇社会经济的繁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