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隍庙是清代奉祀一位守护京城的神祇,庙内建筑典雅,保存较为完好。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城市西南大街。据记载,正定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北向。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到北依次是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两侧是东、西大厅和围绕正厅的配套房间,以及后卧室两翼的附属建筑。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中国典型的道观殿堂布局,集艺术与文化于一体。
城隍庙建成后成为正定道教的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起,政府设立的负责道观事务的官员——道济司督基及副督基,县政府设立的道会司道会,均在城隍庙居住,主持庙内及地方的道观事务。
不幸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作为“破四旧”的重点对象,佛像被毁,寺庙改作他用。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物调查中,寺庙只剩下两座建筑,当时被称为钱坫和后殿。现在这两个大厅已经不存在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