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渡槽位于中国上海闸北区新闸路648号,是建于1950年代初的渡槽。大桥上的渡槽为全封闭式钢梁结构,钢筋混凝土材质。桥面两侧设有一排石栏杆,可供行人过河或自行车通行。这座渡槽与新闸路之间的斜坡就是著名的"秋霞浦"。2006年12月17日,红旗渡槽通过了上海市水务局的验收,成为了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大桥上的游人栈道也进行了改造,游客可以在上面休息、拍照。渡槽两侧还设有观景平台和餐馆。
1977年8月15日,红旗渡槽工程指挥部成立,9月15日,渡槽工程开工,从建设开始到1978年11月中旬,来自12个公社的198个大队的750名农民工经历了项目建设的第一和第二阶段以及三次群众大会。
红旗渡槽在国内最长的多跨圬工拱渡槽,拱带和渡槽槽身分别采用屋顶特有的苍南绿色条石和大地林特有的浅红色岩石材料,中、三跨渡槽槽身两侧镶嵌有郭沫若手书集《天水杜菲》四个大字,颇为壮观,已载入《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卷》。
白河镇位于全省西北部,东临石梁,南接市区,北接新昌县,截至2003年底,全镇总人口为63546人,现辖63个行政村,据《碑记》记载,北宋时,镇东夏市一寺庙内有白鹤帝像,故名白鹤堂,该镇因大厅而得名,大厅是南北之间的古代通道,是台州市的北大门,104国道和上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白河镇7公里的铜坑溪电站,库容242万平方米,总装机容量3500千瓦,用于饮用、灌溉和发电。
延伸阅读:
浙江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