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是3小时高铁可达的地方,非常适合周末出游。这里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城墙、大佛寺等。晋阳城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比如控带山河。这里还有许多美食和特产可以品尝。建议提前做好行程规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欣赏美景和享受美食。
前言
从北京出发不过3小时的高铁车程,就能到达山西省省会太原。人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古称晋阳的太原自古就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之称,是是一座有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城。花上周末的2天时间在太原打卡,感受这里悠久的历史传承。
五一广场
晋祠
不容错过的山西博物院
“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当地的博物馆”,作为文博大省,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晋魂”跻身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国内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奖项,山西博物院文物藏品之精由此可见一斑。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天下晋商等历史文化专题,以及土木华章、玉韫华夏、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共有四层,“镇馆之宝”主要在二层和三层的展馆。
晋侯鸟尊(西周):鸟尊可谓是山西博物院的象征,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现在我们看到的鸟尊其实是修复后的,鸟尊曾被盗墓贼盗墓爆破土石波及炸碎,进故宫精心修复才让我们看到其真正的全貌。
鸟尊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盖子上还有一只小鸟,尾巴则是一只卷鼻的大象,十分精美。
鸮卣(商代):这件商贷晚期的青铜盛酒器因为和“愤怒的小鸟”神似而十分出名。鸮就是猫头鹰,是一种猛禽。鸮卣形如两鸮相背而立,猫头鹰的脑袋就是盖子,造型活灵活现。
铜牺立人擎盘(战国):这件最终用途还有争议的战国珍品文物出土于长治,坪地圆盘下接支柱,是可以转动的。铜牺制作精美,头如猪,耳如鼠,蹄如牛,粗粗壮壮。牲背上站立一人,长发垂脊,面目清秀,手握盘柱。
雁鱼铜灯(汉代):这是山西博物院很有名的一件珍品,兼具美学价值和实用性。铜灯灯罩可以转动调节亮度,燃烧形成的灯烟可通过鱼和大雁的颈部,传至储有清水的雁形灯体内,从而减少污染,古人的巧思还真是令人折服。
龙形觥(商代):有道是“觥筹交错”,顾名思义这也是一件酒器。通体呈龙形,前端为龙首,露齿昂翘,瞠目张角,十分具有动感。主纹饰鼍纹和夔龙纹,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这也是这件文物的珍贵之处。
六璜联珠串饰(西周):十分精美的古代珠宝,由绿色料珠、红色玛瑙珠串连接6件玉璜,时隔数千年,依然色彩鲜艳,玉质透亮。
山西博物院里的”佛风遗韵”(佛教造像)、“玉韫华夏”(玉器)、“瓷苑艺葩”(瓷器)等展陈里也有珍品引得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唐石雕贴金彩绘菩萨立像、西周人面神兽纹玉戈、隋胡人吃饼骑驼俑等都很值得一看。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
参观:不需门票,但需要提前预约,一般提前2~3天
距今400年的双塔寺,太原的地标
“地上文物看山西”,文博大省山西的古建可谓多如繁星,就在山西省会太原,就有这样一座明代的古寺,寺中双塔耸立,是太原的地标之一。
这座明代古寺,就是距今约400年的双塔寺——其实这里本名叫“永祚寺”,因寺中有凌霄双塔巍然屹立分外引人注目,故而被称为“双塔寺”。
双塔寺中的两座宝塔相距60米,原名宣文塔,因纪念宣文皇太后资助建塔而得名,建造于明代晚期的万历年间,两塔并不是一起建造的,但建造时间也相隔不远。一眼看去,两塔宛如一对孪生兄弟,均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平面呈八角形,13层高,全高也都在50多米左右,南北对峙,并肩而立。南塔琉璃剪边,北塔素砖砌体,各有特色,而又都有朴拙粗实的建筑风貌。
这两座宝塔也是不多的还可以登临的古塔,登塔的阶梯越往上越狭窄,多年以来也已被磨得非常光滑了,登临时需要小心一些。
双塔寺所在的双塔公园面积很大,除了双塔之外,还有古时僧侣所住的斋堂,以及大雄宝殿等古建,斋堂庭院里还有据说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明代牡丹。不过我们到时,牡丹已然凋谢,只剩枝叶郁郁葱葱。
双塔寺内碑刻文物十分丰富,塔下有一处宝贤堂,荟萃了众多的古时书法大家的墨宝碑刻,也值得一看。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郝庄双塔寺
门票:夏季30元,冬季20元
太原晋祠,这里的“三绝”值得一看
山西太原是北方的重镇,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到了太原绝对不容错过的,是晋祠。
晋祠并不在太原市内,离太原市区大概20来公里。整个晋祠公园面积不小,而核心的部分是“三绝”——“宋彩塑侍女像”“古柏齐年”“难老泉”;“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
晋祠的历史说来还真是久远,其发端是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周成王的胞弟姬虞受封在山西一带,其后其宗族有一支迁到晋阳(太原古称),在此处建祠,称晋祠。晋祠里有山有水,著名的难老泉就出自悬瓮山断岩层,历经数千年不息,在《山海经》里就有记载。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其现在仍留存有唐宋时期的建筑和石碑,堪称国宝。隋朝末年,李氏家族就是从太原起兵,席卷中原,建立了李唐,太原堪称李唐的龙兴之地。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就为晋祠题写了《晋祠之铭并序》,如今,仍然能在这里看到。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也是晋祠里的主要建筑,这是北宋时期的建筑,距今已有千年,供奉的是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其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的建筑样式,是研究宋代建筑的国宝级标本,木柱上的六条木雕盘龙更是雕工精巧,活灵活现。
在太原古县城城墙看凤城黄昏余晖
在离太原晋祠不太远的地方,还有一处规模庞大的景点——太原古县城。
虽说是一座复建的“古城”,但太原古县城还是可称之为壮观的,全长3700米的蜿蜒城墙环绕着整座城池,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光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虽说要花上20元钱才能登上城墙(古县城本身免费),但在宽阔的城墙上眺望整座古城和黄昏时分的连绵群山,还是十分值得的。
我们去时,太原古县城城墙上游人并不多,相比而言县城里倒是颇为热闹。虽说是“复刻”的,但古县城里还是有不少真正的古迹,比如其中的文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城池呈十字街布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县城中心相交,东西长约1100多米,南北宽约700米,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承接了“凤城”的余韵。
太原古县城分设四门,北门外为“奉宣”、内为“德化”,南门“进贤”,东门“观澜”,西门为“望翠”。我们是从东门观澜门进的,这里离电影《满江红》的拍摄地很近。走在古县城的大街上,沿途各种小吃摊、商店不少,游人也很多,颇为热闹。据说古县城最好看的时候是晚上亮灯之时,不过我们傍晚就离开了,华灯下的太原古县城,就等下次再来观赏吧。
Tips:
1、太原古县城离晋祠不远,可以安排两处搭配着一起游览;
2、离市中心较远,建议打车前往。
若想去《满江红》拍摄地打卡的话,建议从太原古县城东门(观澜门)进。
热闹之地,太原钟楼街
太原晚上热闹的地儿,大概莫过于钟楼街一带。华灯初上的时候,这里已经到处人流攒动摩肩接踵,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很是热闹。
钟楼街与柳巷、桥头街、柳巷南路,成“十”字衔连,是太原近百年的商品集散中心。我们在这儿附近逛了逛,沿街的商铺主要以经营小吃为主,但本地特色其实并不太明显,大概是全国各地那种美食街通常的模样,来这里的年轻人很多,帅哥美女很是养眼。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