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寺庙市场呈现千年韵味和温婉情怀。这里汇集了七座古老庙宇,古老的建筑、神秘的历史文化与当今繁华的城市面貌相互交织,展示了苏州的独特魅力。
前言“霜夜,江枫钓愁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午夜为客船鸣钟。”小时候学的古诗构成了我对苏州的第一印象。乔峰、古寺、渔船、游子和江南水乡的诗意精神已经传承了几千年。
(苏州西园寺一角)
巧合的是,我在苏州生活后遇到的第一座古建筑是西园寺。当时因为杂事没有进去。从桥上望去,黄强古寺的银杏蓝瓦与北方寺庙的非常不同。
(虎丘秋色@ Sailable)
此后几年,或观光访古或闲庭信步,走遍苏城无事整理时才发现,原来这些自然典雅的庙堂里,藏着的是这座城市的风雅与温情。
在随后的几年里,当我参观古代或在苏城漫步时,我发现这些自然而优雅的寺庙隐藏着城市的优雅和温暖。
(虎丘秋色@ Sailable)
西苑寺
西园寺,全称西园庄洁法寺,建于元朝至元元年(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有700多年的历史。原名归元寺,明崇祯年间更名为“庄洁法寺”,俗称“塞翁寺”。
(西园寺大门牌楼@星爷)
2018年,西园寺申请退出国家4A级景区,从喧嚣中回归纯净。参观西园寺就像与智者交谈,而春风就像洗澡。“与智者交谈是有启发的。“
珍藏佛教典籍
赛昂吉藏经楼内有8万多部佛经,其中最珍贵的一部保存了630多年——《华严经》,是元代善济大师用断舌之血抄写的。写这部血经花了七个月的时间。全书60多万字,细致而真诚。这份血脉,历经百年劫难,经过一代又一代巫师对中国的无畏守护,得以完好保存。
(赛昂吉@布丁爸爸)
五百罗汉堂
“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五百罗汉塑像。雕像姿态各异,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四面千手观音庄严而奇妙。学习“罗汉指路”的习俗,以男左女右的方向进入罗汉堂,冥想自己的愿望,解读预言,或者也可以指点迷津。(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和尊重,寺庙内禁止随意拍照。参观时请遵守规定。以下照片引自历史陈列馆。)
(赛昂吉@星野)
西花园
作为寺庙园林的代表,西园是精华,寺庙在园中,园中是风景。湖中央的八角亭四周亭台楼阁,鱼儿在放生池中畅游。据说池塘里有一条大鲵,300多岁,100多公斤重。它死后,在池畔为它建了一座雕像。
(西园寺西园@西园寺)
这里的生物太多了,比如灰鸽子、角落里的猫,还有自由自在的锦鲤。花一个安静的下午品茶和抄写经文是非常治愈的。有些人很虔诚,有些人很美味。saionji素食面条是一种独特的味道,许多人都想吃。能不能吃到人限定的素食包,看你的几率了。
(溪源茶体验项目@布丁爸爸)
(西园寺香花券5元/人@中中中)
疫情期间,寺院入口处实行“双码”(健康码+行程码)检疫措施。进入寺庙时需要一直戴着口罩。入寺后可凭香花券免费领取三朵香花,并在指定地点点燃。禁止携带香烛。
寒山寺
寒山寺可能是苏州最繁华的寺庙,每天香客络绎不绝。
南北朝时期,田健时期(梁武帝·萧炎统治初期——梁帝《火中涅槃》中小轩的原型)建造了庙里坪宝塔。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和李世民统治时期),传奇诗人寒山在宝塔旁建造了一座小屋。在唐朝鼎盛时期(唐玄宗和李隆基),石室迁来禅师建禅林,并将寺庙命名为寒山寺。
(@苏州寒山寺)
(寒山寺航拍@摄图网)
1979年,寒山寺举行了第一次元旦(12月31日晚至1月1日凌晨)听钟活动,此后每年都举行。108年的钟声42年来从未间断。
(寒迹@苏州寒山寺)
1980年,寒山寺被批准为首批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那一年,它接待了47万名中外游客,此后寺庙获得了盈余。在2020年10月4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中,寒山寺名列前茅,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四。
(寒山寺@扶轮社)
去寒山寺观钟听钟是许多人的保留项目,但现在的钟不是张继晚上睡觉时听到的唐代古钟。目前,寒山寺有200多座古钟和新钟。其中一个是与日本“世德寺”古钟的姊妹钟。
(寒山寺高僧诵经@苏州寒山寺)
相传寒山和皮卡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化身。清代,雍正帝封寒山为“和生”,皮卡为“和生”,也分别称为“喜神”和“爱神”。在道教中,统称为“和合二仙”。儒释道三家推崇的寒山寺,注定传奇。
(寒山拿起图片)
(寒山寺@扶轮社)
平日寒山寺上楼敲钟5元/人(敲3下),新年听钟票价100元/人;寒山寺对面是乔峰风景区,免费开放。你可以在这里体验水上游船(白天30元,晚上60元)和观看评弹表演(20元)。
寺报恩
拙政园中有一篇借景作文,堪称神来之笔。沿着延伸的水面,有一座蜿蜒的桥和一座方形的亭子。在视线的尽头,有一座精致的宝塔,露出了它的大部分身影。这座宝塔是顺治的北寺塔。
(拙政园借景报恩思宝塔@布丁爸爸)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和城市风貌,苏州古城对建筑物的限高有明确规定。在14.5平方公里的古城中,建筑物的最高高度不超过24米,这恰好与北寺塔第三层的高度接近(北寺塔第三层的高度约为25米),因此在古城的许多地方抬头都能看到北寺塔的身影。
(苏州北寺塔航拍@摄图网)
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原名北寺,原是三国时期孙权为报恩而建。这座宝塔建于南朝,后被大火重建。现存宝塔始建于南宋,明、清两代重建。高76米,九层八面,被誉为“江南第一塔”。鸿鹄寺的入口是一座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牌坊,也是苏州现存最大的牌坊。
(解放前北寺塔信息)
在北寺塔的东走廊上,有一幅漆雕的画,高32米,长2米。画的内容是乾隆鼎盛时期的姑苏花卉图。四方亭内还有一座张士诚《济公》碑,也是难得的元代编年体石刻作品。在塔的东北角还有一个后花园,有流动的石桥和芳香的水榭,游客很少,是市中心难得的宁静。
定慧寺
定慧寺建于唐代。它原本是一个“般若院”。战争结束后,它被破坏了几次,大部分建筑都损坏了。这是一座以银杏树闻名的古寺,街道因巷中古寺而得名。古寺东侧名为“苏公弄”,指的是曾在定慧寺居住的苏东坡。
(定慧寺巷以寺庙命名@布丁爸爸)
有一个关于大作家苏东坡和定慧寺禅师秦寿的故事。“我醉而去,陶云也是云。”
(定慧寺@安雅)
留在陶渊明故里的苏公手书《归去来》,以及被风雨侵蚀的模糊碑刻和石刻,都没有冲淡这份传承千年的情谊和温暖。现在定慧寺既不收门票也不烧香,寺庙很清净。大厅内并排站立的两棵百年银杏树姿态优美,深秋时节金黄惊艳。
(定慧寺银杏航拍@阿甘)
(定慧寺银杏航拍@阿甘)
(定慧寺银杏@布丁爸爸)
胡夫神庙
“没有去苏州虎丘参观是一个遗憾。“与其他佛教寺庙不同,虎丘的整座山隐藏在一座寺庙中。“海在亭的两侧,山在庙的中央。”在古代,虎丘是海湾中的一个岛屿,被称为海永山。相传在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将其父阖闾大帝葬于此。下葬三天后,一只白虎蹲在山上,因此改名为“虎丘”。
(虎丘@布丁爸爸)
(虎丘@可导航)
虎丘最著名的两个景点是云岩寺塔和剑池。“云岩寺塔”是世界第二座斜塔,也是中国第一座斜塔。它也是古代苏州的象征,俗称“虎丘”,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塔高47.7米,有七层八面。塔顶距中心2.34米,最大倾角3度59分。这座塔向东北偏北方向倾斜。神秘的名塔、传奇的剑池、闪耀的传统文化,让虎丘千百年来一直是来苏州旅游的必去之地。
(云岩寺宝塔@可导航)【/br/]
也许是因为去那里的游客太多了,这似乎很正常。在苏州住了很长时间后,他们详细参观了虎丘,并最终解锁了这个旅游胜地一年四季的美丽风景。
(虎丘秋色@ Sailable)
虎丘可以说是苏州老城区最大的园林,前山秀丽,后山幽静,环境幽静,景色优雅。刚到虎丘时,建议从北门进山,从南门出山,不要回头。游览结束后,你将沿着七里山池塘慢慢行走,你会遇见被时间封存的烟火气息的老苏州。
(虎丘秋色@ Sailable)
虎丘风景区有两个大门。南门和北门都很远。如果你想开车去,你需要在游览后回去取车。山塘街北段古巷,出南门后沿山塘河向南。尚未开发,只能步行或骑行,禁止非机动车通行。到山塘街南段景区步行约1小时。
灵岩山寺
几乎所有热爱户外运动的苏州人都爬过灵岩山。灵岩山海拔仅182米,是离苏州市区最近的山峰。山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古寺——灵岩山寺,为关洼宫遗址。现在的建筑大多是清末民国时期重建的。
(灵岩山俯瞰@苏州灵岩山寺)
“红尘发了财,大方地看世界;鸿发回门深,苏烟归天庭。”2016年灵岩山寺老方丈圆寂时,许多人自发前往灵岩山悼念。"
参观2元门票全部半价。被无数人称赞的灵岩山一元门票,是明学长老决定的。在日益商业化的寺庙中,灵岩山寺庙很少保持佛教道场的纯净。
(灵岩山寺大门@苏州灵岩山寺)
崇源寺
“领导,不用谢”。在电影《私人订制》中,有一场魏凡拜祭观音的戏是在崇元寺拍摄的。现在的崇元寺重建于2007年,是目前江东最大的观音道场。
(崇元寺观音像@安雅)
高度空俯瞰崇元寺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水观音亭中的观音像高33米,象征着观音的33次回应。它是全国最高、最重的观音像。
(崇元寺航拍@摄图网)
(崇元寺@布丁爸爸)
重元寺所属的阳澄湖半岛度假区环湖有一条美丽的自行车道,两侧水汽粼粼,沿途芦苇水杉如画,是许多人周末在城市度假的最佳选择。
标签
在苏州园林中,寺庙园林的布局和发展独树一帜。你可以沉思过去,或者进行顿悟冥想。你可以在短距离内看到天地,在一瞬间遇见永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