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干活,工作就在家门口,政府还手把手的教我们,生活一下子充实了,还可以挣钱也不耽误接送孩子。”卧龙村云上碉房缝纫专业合作社内,一名正在缝纫的妇女开心地说。
壤塘县宗科乡卧龙村是传统的半农半牧型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全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该村采取合作社+村“两委”(妇联)+农户方式(妇女),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州级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等资源,实施来料加工项目,重点培育传统藏装(藏式舞蹈服、藏式半截裙子、藏式披风、藏式半截上衣等)、制式军装(军装、军帽、军被等)等加工产业,带动全村富余劳动力(单亲母亲、贫困户等)就地就近务工增收。已产生订单12.563万元,其中发放务工工资60000余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辐射带动单亲、贫困妇女30余人。
“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结合现有设备继续承接藏式服装、桌布、生态管护员背心、口袋等维持合作社发展。” 卧龙村云上碉房缝纫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瓦西里说。
据悉,合作社开设以来主要订单为藏式半截上衣、藏式僧尼披风、藏式半截裙子、口袋等物品,共计创收125630元,其中发放务工工资60000余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目前,合作社正在生产生态管护员背心、会议室办公桌布等,总体来看合作社发展还比较稳定。
为有效解决壤塘县卧龙村云上碉房缝纫专业合作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合作社发展能力。合作社与绵阳际华三五三六实业有限公司对接成功。并与汶川县来料加工扶贫车间、理县乐理共富车间搭上了线。同时,开展考察学习,生产流程、车间与商家合作模式、用工来源、政策支持等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模式、经验和做法。
“今天,我们在宗科乡组织“缝纫工”技能培训班,为期20天,主要针对贫困人口从画图、剪裁、缝纫、制作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此次培训学习较突出的人员,我们将作为壤塘县卧龙村云上碉房缝纫合作社技术人员,吸收他们就近就业增收,带动脱贫奔康。”壤塘县就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宗科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高度重视,经多次商讨决定先组建军帽生产线,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再组建制式服装生产线。目前,宗科乡党委政府正在积极申报项目,决定新建厂房600㎡厂房:包含操作车间、办公区域、货物仓库等;购买相关设备若干:包含平缝机(轻机、重机)、一体烫台、花样机、电脑同步机、烫帽器、圆眼机、旋转头模板机、钉扣机等设备若干来组建2条以上的帽子或制式服装生产线。制式服装生产线1条:人员128人组成,工序128道。军帽生产线1条:人员35人组成,工序35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