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全国旅游发展大会5月17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
选择此时召开这一会议别有深意。
未来,只有坚持旅游为民,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文旅产品、更优的旅行环境、更好的旅游服务,才能更好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这是旅游富民的机遇——
全国A级旅游景区带动就业总数超过1000万人、2.26万个扶贫重点村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赋能革命老区发展……打造人气“火爆点”、拉升消费“热力值”,旅游业已成为“一业兴、百业旺”的真实写照。
这是融合发展的启示——
从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到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融合业态提质升级,再到博物馆热“热度空前”、文创产品出圈走俏,近年来文旅融出新天地。
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以文化为魂,深入挖掘文化特色,旅游发展才能提升品位、丰富内涵,更加引人入胜。
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擘画了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
从哪着手,如何破题?与会者纷纷“解题支招”——
科技来武装。江苏无锡拈花湾推出“梦回唐樱”元宇宙体验项目,山东曲阜尼山圣境景区通过光影技术大力发展沉浸式夜游……旅游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需通过科技创新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化强根基。浙江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擦亮良渚、西湖、大运河等文化标识,湖南打造湘瓷、湘绣、湘茶等“湘”字号品牌……厚重文化令旅游更加“有滋有味”。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激扬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人们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将化作旅游不绝的动力。
世界作舞台。旅游是促进文明互鉴、展示中国形象的美丽窗口。旅游强国,必然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强大国际竞争能力。只有面向世界、扩大开放,我们才能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旅游,广交朋友。
目标已定,未来可期。
有党中央高度重视,有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有老祖宗和大自然留给我们的丰厚资源,旅游强国渐行渐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