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灌江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该工程由公元前256年蜀相李冰父子主持修建,旨在防洪、灌溉和饮水等综合功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水利布局科学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高超水平。它不仅是一个历史遗址,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保护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都江堰。唐代,修建了飞沙堰。[9]建国后,又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传说因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祠、李公庙等。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伏龙观
都江堰景区宝瓶口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离堆与宝瓶口
都江堰景区离堆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都江堰景区飞沙堰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鱼嘴
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
都江堰景区鱼嘴
都江堰景区
都江堰景区鱼嘴
都江堰景区安澜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安澜桥
安澜桥
安澜桥
安澜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