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这里既有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的关公庙、晋祠等,也有明清两代皇家宫殿、八路军纪念馆等地标性建筑。你可以领略到古代中国文明的韵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无论是古建筑的艺术价值,还是历史遗迹的文化内涵,都值得你深入探索和体验。
开篇
很多年前就想着去山西,原因种种一直未能落实到行动,今年,2023年10月终于安排上了。
得知我计划去山西,还是有很多人会投来疑惑的目光:“去山西玩什么呀?”
“去看古建筑呀。”
原本打算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但是网上相关的信息还是很零散,那就还是从晋北和晋中的著名景点开始了解山西吧。
晋北:山西第二大城市大同。晋中:山西首府太原。
云冈石窟、悬空都在大同境内,大同古城本身就自带流量的拥有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代王府等,五台山距离大同和太原的距离差不多,太原市除了山西博物院还有不可错过的晋祠,要去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一定是从太原出发合适了。
听着是不是晕了,开始我也晕,没事,慢慢来。
确定行程费了点时间,最后确定行程如下:
DAY1上海火车Z196-太原,太原D2792-大同
参观安排:华严寺、九龙壁
住大同琵琶老店客栈
DAY2大同
参观安排:云冈石窟、善化寺、大同古城墙
住大同琵琶老店客栈
DAY3大同—五台山
参观安排:悬空寺、应县木塔
住五台山山水空间酒店
DAY4五台山-晋祠
参观安排:菩萨顶—大显通寺—塔院寺—五爷庙—殊象寺—黛螺顶
住晋风酒店(太原晋祠景区店)
DAY5晋祠—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参观安排:晋祠、王家大院、平遥古城
住熙仁泰会馆
DAY6平遥古城-太原-上海
参观安排:平遥古城、山西博物院
关于大同
制定行程的时候还在担心我们在大同的脚步会不会太缓慢了,事实证明大同确实是值得慢下脚步来感受她的过去和现在。
回来后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适合退休后去的8个城市,大同竟然也在里面,看来大家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上海到大同的航班每天仅三班,直达火车要24小时,考虑之后选择夕发朝至到太原,再动车到大同。路途有点曲折,但是时间节约出来了。
大同北面紧靠内蒙,早晚温差将近15度,日照很厉害,阳光明晃晃的刺眼,没有带墨镜是一个失误。
我们定了大同古城的客栈,当出租车从大同南站往大同古城的路上,大同新城整洁的道路和鳞次栉比的高楼让我惊艳了,“如果说这里是浦东我也相信。”同伴这么说,是的,除了商业配套还稍显单薄,妥妥就是一个个现代生活社区。之后把感受发朋友圈,同学回复说,大同有个厉害的前任市长。
不过大同古城没有红绿灯也是有点不妥,建议装上吧,应该不缺这点基建费吧。
车穿过古城城墙,古色古香的建筑一栋栋映入眼帘,最弹眼落睛的是一大栋绿色墙体,司机说,这个是代王府,但是其他牌楼啊,鼓楼啊他什么都不知道,司机一路上忙着推销后面的安排,蛮有意思,我们也没谢绝他的好意,留了电话,定了第二天去云冈石窟,其他的,我们已经包了车。
有人说,大同老房子都拆了,居民都搬迁了,古城的围墙是后来新建的,那又怎样呢?如果不是前几年的改造,修旧如旧,那就真的是淹没掉了。华严寺就是拆了周边的民居和餐饮店,今天才能看到她的全貌,也就是说如果我2006年来的话,那就是还是需要再来一次的节奏。
当然,这次大同还是没有呆够,下次还要来。
大同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都城,开凿了云冈石窟,她是辽金时期的陪都,华严寺、善化寺等历经各朝各代修缮保留至今。
我的中国古代史学的还不如世界史,历代王朝实在记不住,好在现在有百度,有感官的认识来记住和了解这些历史,现在的小朋友有多幸福呀。
大同拥有浓浓的国风文化。
街上拍结婚照的,都是民族华服,说真的,西式婚纱和古城也不配。
夜晚的大同也是迷人的,出乎意料的是几乎每个餐厅都要排队,白天在华严寺广场还感慨冷清,这么多人是哪里冒出来的呀,哈哈。也许是周末的原因吧,周边城市坐高铁过来很方便。
品味过去
DAY110--21
第一站:华严寺。
华严寺是大同古城唯一需要购票的寺庙,票价50元。讲解150元,除非自己功课做足,否则讲解还是需要的。虽然没有可能记住多少。
华严寺大雄宝殿
华严寺坐西朝东的并排排列着两个寺院,称为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上华严寺大雄宝殿屋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照片里面看到的是后来明代重修的。
大雄宝殿的门头和整个佛殿充满了异域风格,她始建于辽代,后被毁坏,又经过金、明、清被修复又被毁、修复、增建反复的过程。
站在佛像前,信仰与否并不重要,那些佛像都是艺术品。
这个鸱吻是山西博物馆的藏物,体积应该是小很多的了。
下华严寺名叫薄伽教藏殿的藏经阁,这是一座避开战乱保留下来的辽代建筑,内有一尊合掌露齿微笑的菩萨像,十分可爱,可惜没法拍照。殿的四壁是二层藏经柜,在后殿处有拱桥连接,不方便对外开放,整体放大的模型在华严寺广场上。
还有就是华严宝塔,运用古代工艺建造的现代建筑,宝塔通体榫卯结构,地下是纯铜的千佛地宫,供奉着舍利子,需要换上鞋套下去,感觉有点土豪的气质.。
这个连廊就是华严寺藏经阁后面的放大模型
出华严寺,就是华严寺广场,这个廊桥就是放大版的藏经阁连廊,周边是客栈和商铺,但是商铺很都关门着,还感觉可惜,没想到晚上,古城是另外一番景象。
离开华严寺打算去代王府,代王府是朱元璋儿子在大同做藩王时候建造的王府。
他是被罢免的太子,他老爸也为了安抚他受伤的心,也就随他任性了,在大同城里面,这个代王府是按照南京皇宫建造的,明末清兵屠城时候被烧毁,现在看到的是前几年重建的。不巧,闭府休息,好吧,也就是富丽堂皇的外观。不看也无所谓的。
九龙壁是代王府的影壁,现在的位置是从原址移过来的,依旧是那个任性的儿子闹腾下建造的,而且尺寸一定要大过当时皇宫里的,所以,大同的九龙壁是目前最大的一块。但是大归大,龙的细节是不可以抄袭皇宫的,皇帝就是皇帝。
DAY210-22
重头戏------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也是应该要请讲解员的,除非已经完全了解了石窟。
最多10人一组(多1个也是没关系的吧)我们7个人,和一对北京小情侣拼了一个讲解员。顺便说一下,北京高铁来大同只要2个多小时,如果2006年有高铁了,估计17年前我就来参观云冈石窟了,然后再去龙门石窟,这才是正确的顺序。
云冈的讲解员分金银铜牌,金牌固然是最好的,价格也是最贵的,但未必可以等到,排队人很多,正好回来哪个就是哪个,我们等到的是银牌讲解,180元。
小伙子还不错,我们出发前没怎么做功课,信息量太大也真没法消化的,我们只要可以扫盲就行。
“你们有没留意,所有的寺庙的正殿都叫大雄宝殿,那么为啥都叫大雄宝殿呢?”这个是小伙子的问题,我们当然没法回答。
然后他解释说:”大雄”是佛的德号,含有两个深层的象征意义:一是代表佛具有广博、恒久、坚不可摧的灵魂与道心;二是对释迦牟尼佛的威德高上的赞誉。
联想到服务过一年的前的公司,名称是“大雄某公司”,老板是信佛之人,起这个名字是把自己比作~~~有点可笑
云冈石窟开凿于南北朝初期的北魏。石雕是舶来品,这之前都是泥塑和壁画。云冈的佛像造像服饰是逐渐从印度风格往汉民族风格在转化的。
为了巩固自己统治,拓跋濬在位时期重新大力推广佛教,因为北魏搞过灭佛运动。
拓跋濬聘请昙曜为总设计师并开凿洞窟,把自和前辈比喻为佛,但幸运的是,他们从来都是把宗教当作工具,而从来未将宗教超越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从故至今,汉民族从来都是世俗社会。
云冈石窟最著名的是昙曜设计的北魏五个帝王的造像---昙曜五窟,云冈的一期工程。16窟-20窟,五尊或坐或立的造像。而且每尊造像旁的石壁上,包括他们的衣服上还有众多小佛,雕工精致,值得细细观赏品味。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
这尊造像是云冈的形象代言佛,半露肩膀,体态健硕,双耳垂肩,慈眉善目,眉宇间略带西方人的特征,一旁石壁上雕有小佛和飞天造形,讲解员说是释迦摩尼象,回来后温故知新一下,才知道了昙曜五窟的典故,确认他是昙曜五窟第20窟,北魏开国皇拓跋珪的坐像。
北魏迁都洛阳后,又在龙门开凿石窟,那边的形象代言佛是卢舍那大佛,武则天的坐像,目的是异曲同工的。
我们参观时间安排的仓促了,出发前功课没做,5窟里面拍了4尊,漏了第16窟拓跋濬。拍的时候是感觉他们特别巨大,而且在室外,光线好,16窟是否在修建没有开放,还真忘记了,怎么就漏了。
北魏的那次灭佛运动,起因据说当时僧人可以不参军打仗,这样一来都去出家做和尚了,那谁来打仗?边境还不太平着呢,皇帝----也就是上面这位大神大怒,于是大开杀戒。如今他穿上这身袈裟,也算是洗白了吧。
北魏极力推行汉文化的:穿汉服说汉话,所以造像的服饰也是逐渐在变化的。
这个英俊小生就是第16窟拓跋濬,网上找的照片,他的服饰就是所说的“褒衣博带,身形也没他爷爷叔伯那样的强壮,但脸型和发型还是有着希腊人的味道。关于鲜卑人,好像没有确切的说法他们到达属于现代哪个人群,鲜卑名字来自于地名,应该是多种族融合的一支游牧民族,统一北方之后,也和汉人融合,包括李白和李世民都说是有着胡人血统的。
有一部电视剧《锦绣未央》,罗晋演的就是拓跋濬,少年才俊,可惜英年早逝,26岁便归西,从而成就了一位杰出女政治家冯太后
正逢周日,中外游客很多,洞窟内人挤人的,好在秩序还算井然,石窟内是有灯光的,而且可以拍照,虽然因为曝光需要较长时间,相机稍有抖动,但还是可以看出石壁雕刻的精美绝伦。
莫高窟开凿时间早于云冈石窟,以壁画为主,我也是较早时间去参观的。窟内不能拍照,没能留下影像,而且为了保护壁画,也没有灯光辅助,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壁画中的九色鹿。
前面提过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凿晚于云冈石窟,但是那边的岩石结构和云冈不同,比较松散,所以龙门的造像保存没有云冈完整,好在卢舍那损毁不严重,个人觉得龙门的精美程度没法和云冈比较的,而且清代的造像更加粗燥,但是还是想再去看一次,毕竟是有承上启下的关系的。
这个很欢乐的洞窟,称为”音乐窟“。
非常感叹前人的构思和构图。
云冈石窟最精美的洞窟都是皇家洞窟,拓跋濬时期也是北魏的鼎盛时期,全国的资源都汇集到大同,包括财力和能力,后面历朝历代的保护和修复也是功不可没。当然也会有多此一举的动作。比如,佛像身上那么多小窟窿,就是清朝时期给佛像上色的一个工艺,但是现在颜色掉了,洞留下了。
参观云冈还是多准备点时间,讲解大约一个小时,自己还是要消化消化的。
善化寺
善化寺辽代修建的寺庙,在古城内,我们是云冈石窟回来后,慢慢吃了午餐后随意溜达过去的,因为不收门票,也就没多大期待,也没有请讲解员,然而~~~出乎意料,太震撼很精美了。
因为对寺庙文化了解的太少了,历史知识也缺乏,只能简单的来表达了。
大雄宝殿的宽大很宏伟,造像的精美个人感觉是超过华严寺的,没有拍特写,拉了一张全景。
善化寺一定要去参观。
DAY310--23
今天开始我们的包车行程。
山西的景点分散,而且很多古建就是散落在山野乡村,公共交通不便利,所以最好是自驾或者包车,如果人多包车还是核算的,当地司机也熟悉路况,可以少走弯路。
应县木塔。,
塔高67.31米,据说当面梁思成就是徒手爬上这个尖尖去测量高度。
木塔的名字叫”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俗称,呈八角形,是一座明五暗四的九层塔,建于辽代,后人考证这个规模的木塔,也应该属于皇家建筑,经过战乱和天灾,1935左右当地乡绅出资维修木塔,把塔上的泥墙改成木窗,但是改变了木塔的结构,木塔开始倾斜,
站在塔下抬头望去,斗拱的造型是各不相同的,山西博物馆有一个斗拱模型,当站在这个一人多高的斗拱前,那个叫震撼。
因为木塔倾斜,很久之前就规定不可以登塔,除了底层的释迦摩尼像,其他楼层的精美佛像只能从展示的照片上来一观真容。
国家也一直在评测维修的方式,但面对这个工艺复杂的建筑,专家也是小心翼翼,直到现在都未动工,期待可以登塔的那天。
悬空寺。
三教合一的寺庙:佛、道、儒。
寺庙历时千年,就这么紧贴在崖壁上,下面的木桩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站在岩壁下抬头看,感觉像积木搭建的玩具,登上寺庙,感觉真就是玩具,我属于小个子,栏杆也就到腰部,只能贴着墙体前行,楼梯狭窄陡峭,大腿因为紧张搞得肌肉酸痛。
悬空寺的大雄宝殿也是这么迷你,不知道三位大神在这里会不会感觉太拥挤。
DAY410--24
五台山。
佛教圣地之一,不管信仰如何,都不妨碍对古建筑的瞻仰。
我们的行径路线:菩萨顶---大显通寺--塔院寺--五爷庙--殊像寺,大部分香客是反过来走,那样就是一路向上,稍微累一些。
这是对于五台山安排一天时间的路线,五台山有五个台,要走遍的话,还没仔细研究,五台山有景区接驳车,自己有车更加方便,如果是自驾上山需要办理通信证,大概是为了控制景区里面车的数量吧。
看看乾隆御笔,他的墨宝到处都有。
得出结论,过的最自在的皇帝就是乾隆,康熙也是游山玩水一把好手。
菩萨顶是有气势且威严的。
显通寺是金碧辉煌的,左手边的白塔叫无梁殿,供奉卢舍那佛,这个白色建筑也是在其他寺庙没见过的,右手边的金色庙宇就不用说了。
菩萨顶和显通寺都是皇家寺庙。
可惜塔院寺的白塔在维修中,旁边的五爷庙是香火最盛的,愿望也是简单的:发财。
原本计划去黛螺顶,但是风大索道停了,上去要1080台阶,望而却步。站在黛螺顶下抬头眺望菩萨顶。
五台山的寺庙众多,分喇嘛教的红庙和中原教派的黄庙,菩萨顶被红色的围墙包围,妥妥的红庙。
计划改变,司机建议可以去佛光寺,但是我们没有采纳,因为线路改变要加钱的,主要还是功课没有做好,我们就错过了一观唐代木构的机会,去了太原古城。
太原古城进城免费,因为《满江红》而一度成了网红打卡地,而拍摄地更加是要收费,派了无需购票的两个叔叔进去拍照。
大概因为要收费,所以少了喧闹的人流,这条长廊才有了电影场景的那个味道:夜光下,随着鼓点一众人快速穿行而过
DAY510--25
晋祠。
晋祠最早是为纪念唐叔虞而建的。
唐叔虞姓姬名虞,就是封神里姬发,后来伐纣的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
成王继位时年幼,与弟弟虞自幼要好,一日在花园中玩耍,拿了一片桐树叶剪成龟的样子递给弟弟说,我封你为藩王,去唐做藩王吧,虽说是孩童间的玩耍,但一旁书记官还是记录在案,并说君无戏言。虞长大后就奉命去唐做了藩王,也不负众望的造福于民,后人为纪念他,就造了晋祠。
之后经过历朝历代的改建扩建,才有了如今的面貌。
10月底的晋祠,杏叶已黄了。
如今,晋祠内最大的祠堂是供奉虞的母亲的,也就是姜太公的养女,姬发的老婆。祠堂大门口木柱上的木雕龙栩栩如生。
这两棵树在圣母堂旁边,倒下的是一颗千年古树,支撑她的是一颗较年轻的古树,是不是就是老有所依的寓意呀。
这也是晋祠的一个景观,像不像现在的立交桥。
晋祠,全称是晋祠博物馆,大门进去,先是晋祠公园,如果时间不多,还是抓紧穿过公园,直接去晋祠博物馆。
唐后来改为晋。隋朝时候,李渊在此地做藩王,据说起兵造反前来此拜祭,但也有说是李世民来拜祭,反正后来他们的王朝叫”唐“。
王家大院。
王氏家族历经300年建造的庞大家族建筑。
一个个院落既独立又相连,据说是家族中混的好的,也就是考取功名的,可以拿到更多的地来造房子,但是混的不好更多呀,大约只有去外面发展了,那究竟是出去有前途,还是留在原地更加好呢。
一眼望不到头,当年每逢春节这里是如何的热闹景象呀。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当年的华尔街,可以安排二天,看看《又见平遥》,买套票看看老字号。
我们在平遥的客栈也是300年历史的老建筑,可惜回来之后听说他们因为租金问题要关店了。
还有,一定要扮上穿越一下。
本来以为只是玩玩,没想到服装和化妆都还是很用心的。
关于美食
山西地处中原,大同与内蒙接壤,光照充足,苹果很好吃,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居然最贵也要8元一斤。据说西瓜10元3个,可惜是早市上的,路过没时间买,主食以面食为主,各种面条面片,和各种栲姥姥。栳栳就是西贝莜面见过的用面片搓成的面点。
我们第一天中午在大同最富丽堂皇的一个饭店就餐,据说是花了1个亿装修的,厕所也有500万,可惜没去厕所参观一下。
他们的招牌,也是山西的特色,烧卖,有各种馅料
这家感觉象酒吧的餐厅是主打面条,我们是用点外买的方式才吃上的,否则也不知道要排多久的队。好在客栈就在旁边,还要休息区的大桌子可以吃饭。
山西干燥,满大街有买沙棘的,我们每餐必点沙棘雪梨。
总之,也许各地的美食也许不一定合我们口味,但也是不容错过的。
博物馆
结束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前几天看的一篇报道,山西散落于民间的古建过多,当地文保部门对于唐后期的古建无力保存,听上去很凡尔赛,但也是无奈,财力人力,大部分人知道山西,是因为山西是产煤大户,但是对于山西的古文化知道却很少,也是因为她的隐秘也就保存下来这么多古建筑,也许,越来越多的游客能给山西古建带去希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