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记第一季》是一档以新疆为背景、展现新疆文化风貌的节目。节目中,嘉宾们深入感受新疆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体验独特的民族文化。通过这些记录,观众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该节目既有视觉冲击力的现场展示,也有深入浅出的解说讲解,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第16天,再游青海湖,体验3年来的变化(高山到大湖)
2013年之后再次来到青海湖,这次只是路过,从湖的南岸绕湖半圈。
茶卡一早出发,上次因为高原反应,在茶卡还在当地的卫生院充了两袋氧气,狼狈的回去西宁了,这次提前吃药的结果还是很令人满意的,3000多米的高原夜宿,基本没太多的反应,我可以去西藏啦。
茶卡到青海湖的高速已经修好了,我们放弃高速,直接走原有的国道。海拔3800的橡皮山留影。
对面的来车可不是一般的多,这段是青海通往西藏和新疆的必经道路,络绎不绝的各省车辆浩浩荡荡,大家都向这自己的圣地前进。即使牦牛也无法阻挡,青海湖就在前方。
第16天,再游青海湖,体验3年来的变化(骑马湖畔)
第一个故地---黑马河。上一次来黑马河,已经是一个热闹的旅游小站,这次的黑马河变得更加热闹,马路上车水马龙,除了原有的客栈外,草地上的帐篷有点不计其数的感觉。
二郎剑景区也是比过去有了扩大,我们依旧没有进,还是花二十元从当地牧民圈的湖边进入,再次近距离接触青海湖。女儿再次骑马青海湖畔,这次年纪大了,也可以自己骑马让马儿走进湖水里面。水边沙洲上一群鸟儿悠闲的休憩着,好似根本不理会游人的打扰。
第16天,再游青海湖,体验3年来的变化(环湖业余选手)
自从青海湖有了环湖路,有了环青海湖自行车赛,这里可能就成为全国各地自行车爱好者的圣地,为此还出现了自行车环湖的专用道,这么有名的地方,怎么能少了骑行者的身影。
第16天,再游青海湖,体验3年来的变化(油菜花海)
青海湖怎能少了最著名的油菜花海
青海湖最大的变化是,环湖公路不靠湖的一侧,大量的草原都被帐篷酒店占据了,这是我们这次最直接的感官。商业化的运作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财富。其实自然景观就是这样,人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你不能享受高度商业化的城市便利,来指责拥有自然资源的人们商业化,找到平衡点不容易。
倒淌河,再见青海湖了,再一次领略它的风采,再见文成公主,迎接四方宾客。
第16天,西宁兰州匆匆过
西宁、兰州今天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了。
早前同学上传了号称甘肃陇南小九寨之称的官鹅沟,所以我们计划回程的时候去一睹她的芳颜。过兰州没有往西安方向,我们去往陇西方向,岷县是离景区较近的县城。又是修路,这是兰渝公路的一段,修好后从兰州去九寨沟更为便捷了。虽说是正在修路,但大多的路面已经铺设柏油了,只是一些公路设施没有完备,隧道还在施工,估计以后也是一条便捷的高速公路。
今天又是一个比较晚的到达目的地,县城以江而建,网上已经说了,岷县是全城修路。我们订的酒店在县城最老的商业街上,交通十分不便。岷县是甘肃省几个拥有大熊猫的县,岷江是不是从此流经不得而知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在街边随便吃了点晚饭,明天在等待我们。
14.5小时861公里。
第17天,从哈达铺到官鹅沟
擦过宕昌县城,7公里便到了官鹅沟景区大门。中国人最讲门面,景区大门自然是重点,取票稍微麻烦一点,窗口无法解决网络购票的取票问题,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弄了一张类似白条的车票。从这点可以感觉景区管理还要上一个台阶才行。
进入景区,阳光还是非常厉害,我们乘坐电瓶车先去游客中心,网上推崇的媲美九寨的水域车子不停,风景也就一代而过了。一路还是有很多居民村庄,看了这段路都是给山里村民搞农家乐的好地方。
到了游客中心,才知道景区还要爬山,至于前面是什么样的风景好像也没多少介绍,多数游客都有点摸不着头脑。这里可以做自费的观光车,我们很幸运没等多久就上了车,很多游客根本不知道有车,还在坡道上奋力前行。道路非常狭窄,有的路段电瓶车都无法会车。这段道路的电瓶车也分两段,大约几公里的路程,不过这里海拔有2000多米,对于有点高原反应的人来说,往高处走还是有点吃力的。
终于到了区间车的终点,路边的景区地图牌前聚集了不少游客,可能在大门没多少人看过这个地图,现在都在研究该如何游览。现实让大家都傻眼了,因为目前只走了1/3的景区,还有一半以上的景区靠两条腿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的。
从图中看,真正能让游客游览的就是两个蓝点服务中心间的4公里景区。
吐槽半天,还是来看看景区的风景吧。
这是一段峡谷景观,森林,瀑布,山间溪流是主要的景观,陇南地区也是多地震地带,岩层的扭曲反映了这一特点。
第17天,从哈达铺到官鹅沟
花花草草加小溪。
其实电瓶车底站,往上走3公里,穿过7公里的原始森林,会走到高山草场,据走到那的游客说,山上是很壮观的景色,可惜景区的建设还没到位,大多数游客怎么可以走那么长的路线。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经历,回程,我们放弃坐车,一直走了4公里到达游客中心,从这里往下景区的交通车从早上的电瓶车变成大巴车,虽说大巴载客多,可是过于狭窄的道路,加上景区对私家车的限制不力,大量的私家车进入景区,会车变成不可完成的任务了。原计划半小时的下山路程成了游客不停抱怨的行程,2个小时的煎熬终于到了景区大门。
稍事整理,我们离开官鹅沟继续赶路,回家成为我们现在唯一的主题。
晚上我们入住陇南,这个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的地方。
今天没走多少路,198公里主要时间都在景区里面步行了。早早的休息,明天还有一天的新旅程。
第18天,三国古道,归家路
陇南回家还有约1500公里,我们决定分两天来完成。今天我们走的都是三国魏蜀边界,诸葛亮当年可是在这一地区多次伐魏。
就如新疆是个旅游大餐,现在这点开胃小菜已经提不起我们的胃口了。十天高速(十堰--天水)是个新开通的路线,120的限速,可是隧道太多,常常还没提速就进隧道,120直接刹车减到60,我真是担心刹车片会不会磨光了,不能大漠戈壁都平安无事,高速公路出问题吧。
一路车辆很少,天空时不时还要下雨,一阵大雨过后,下午六点,路的前方,一轮彩虹升起,这是我们路遇的第三次彩虹了。
一路赶路,武当,丹江口都甩在身后,谷城这个地图上的小县城是我们今天的终点。11个小时,基本没停车836公里,可见今天的刹车片的磨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