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在新疆之旅的最后一站,我们登上了一座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第一台,观览了宏伟壮观的景色。之后,我们来到了米脂古城,探访了闯王宫等历史遗迹,深入感受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此次旅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10月11日,在酒店用过早餐后,就前往具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美誉的榆林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城北约4千米处的红山顶上,靠近红石崖景区。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主要用于监控明长城线上的贡市情况。镇北台是明朝“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是“蒙汉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
榆林镇北台很容易跟银川的镇北堡混淆。一个是长城遗址,一个是影视城。名字相差一个字,内容却差八千里(大笑)。
镇北台,呈正方形,台体为内夯黄土外包砖石的实心构造,共四层,由下至上逐层减小,台之各层均包砌青砖,每层台楼四周围以女墙雉堞,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
镇北台有“万里长城第一台”的称号,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边防要塞之一,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的建筑之一,与山海关和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镇北台对中外人士探寻历史渊源、研究长城文化、体验人文休闲有重要价值意义。2001年6月25日,镇北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逾4百年的镇北台墙体出现裂痕,可以清楚地看到固定在墙上的金属器,用以加固墙体。
站在镇北上,可以远望榆林城里城外,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守候榆林城的安全。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赋诗《镇北台》: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
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
台体后面是驻守官兵的生活区。
上百年的树,形状特异,像永不退伍的士兵坚守着镇北台。
下图是我2015年拍的与上图同一棵树。
因刚过完国庆节,这里台体正在修整和加固,最高一层不让游人上去,因此也免门票。
游览过镇北台,时间是上午十点左右。我们离开榆林,前往90公里外的米脂县。那里有李自成行宫和米脂窑洞古城等景点。
米脂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栗,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米脂的小米很出名,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更出名。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李自成夫人;近代杜垏明夫人、林彪的第一个妻子等,都是米脂人。
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来到米脂县杨家沟,领导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杨家沟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是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共女性领导干部非常多,这也给“米脂的婆姨”增添了不少色彩。
看起来90几公里路不远,但下了榆蓝高速后,就转上210国道。这条路车多路窄,特别是“大红虾”车,也不知道是运煤的还是运什么的,一辆接一辆,小车前后都是这种大车,想超车很难。没办法只能跟在后面慢慢开。好在这段路只有20公里左右,中午12点多我们到达米脂县的李自成行宫。
李自成行宫,叫“真武行宫”,又名”盘龙山古建筑群“,位于陕西省米脂县城内盘龙山南麓。真武行宫原身为真武祖师庙,建于嘉靖年间。新中国成立后,行宫的建筑、文物受到的国家的重视和保护,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就这座窑洞式建筑内,比较全面的介绍了从古到今,米脂比较有名气的“婆姨”,受益匪浅。除了上述几个比较有名的女性外,印象比较深的如高佩兰。1920年从北大师范毕业后就回到米脂县,创办了陕北第一所女子学校,这在那个年代是不多见的。
盘龙山古建筑群保存完整,在选址、规划上强调“气势”,通过山势起伏来布置建筑,层层递进,以表现其威严。玲珑的山、陡立的石阶、巍峨的殿堂,颇为壮观雄伟。钟鼓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廊配殿将其主体建筑巧妙地连为一体。
公元1643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其侄李过返乡于大顺永昌二年(公元1644年)将原马鞍山真武庙改扩建为行宫,并将马鞍山改为盘龙山。据米脂县志载,李自成曾两次返里,在此居住。
这边沿山而建的窑洞式建筑,颇具特色。
行宫居高临下,据说李自成每次回来都会登到行宫顶部,俯视山下,鸟瞰米脂城。在这里就能看到不远处的米脂城门楼。
“捧圣楼”,楼高17米,整体建筑为攒尖顶、重檐三滴水二层楼阁式砖木结构,下为拱形卷洞。是一处西北罕见的等级较高的古建筑。
从“闯王行宫”出来,步行几百米就看到米脂古城的城楼。
在米脂古城门楼前回望的李自成行宫。
出来正巧碰到学生下午上学。2022年,米脂县各级中小学校31所(不含幼儿园),全县专职教师1919人,在校学生18732人,教师学生比为1:9.76,这个比例比国家的专项编制核定标准要高不少。南京市的标准: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我之所以表述这个比例,是想说米脂自古以来就尊师重教,“米脂的婆姨”不是因为那里的山水养人而出美女,而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文化,懂礼数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得到世人和社会的认可。男人如此,女人更是如此。
米脂古城北城门,也是保存最完整城门。门额上镌刻“柔远”二字。
城内既是“米脂窑洞古城”。米脂窑洞古城位于米脂县城东南,总占地面积达2.4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北宋初年,后经历朝修缮扩建,是一座逾越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个古城山环水抱,两山俯瞰,符合传统聚落选址的风水学说。古城以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为主骨架,儒学巷、石坡和寺口巷等十三条小巷分布于大街两侧,构成形若凤凰单展翅的“两山围三水、四街串古韵”的整体格局。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称誉古城为“中华民族之魂宝”。
不要看上面说到那么好,除了几家名人之宅,可能是当地政府在维持修补,目前还像个窑洞宅院,其它的古建筑已是年久失修,残垣破壁,一派潦倒景象,确实给人以“千年”形象。
目前这里正在全面修建整治,按原貌恢复。应该在不久,这里就会重放光彩,再现往日的辉煌。
只有这个标牌,还提醒人们这里曾经的高端时刻。
这里是已经整治修建过的街道一侧,已经有点模样。这是米脂非遗保护中心。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古城的原貌还没完全恢复,各种美食小吃,非遗专品已经跃跃欲试,抢占先机。
由于这里正在翻修出新,到处乱哄哄,脏兮兮的,搞的我们也没兴趣再游览,转过东大街就出了古城。
出城后再次回眸一瞥,上千年的古城门孤独高傲的屹立在古老的土地上。
这时我们感觉到肚子有点饿,才想到中饭还没吃。到新街区看到一个卖烤馍的,我们一人买了一份烤馍夹肉。肉不怎么样,馍外酥里嫩,香甜软糯,非常好吃。据老板娘说,这是米脂特色点心。我想多买几个馍带走,老板娘说馍不单卖,有点傲气。不过在我的软磨硬泡下,卖了一个馍给我(微笑)。
我们原来计划是玩过米脂就去绥德。但想到可能还要走210国道,怕路上大车多而不好开,就放弃了。这时才两点多,我们决定开到山西洪洞县住宿。路程约330公里,开车需4.5小时。
下午五点半我们来到山西隰县服务区。这里的“玉露香”梨子非常好吃,当年我们是在果农的地头现摘现买的,水汁多,肉质细嫩,香甜可口。这个服务区里正好有一个专卖玉露香梨子的,大的4元一斤,小的2元一斤,真便宜。我们各买了几斤带在路上吃,吃不了回去也能吃。
我们从陕西的黄土高原,驶入山西的黄土高原,一路的景观令人震撼。山西和陕西我们走过路过多次,原来的黄土高坡已经看不到了,看见的是铺满绿色植物沟沟壑壑,看见了种满粮食和水果的层层梯田,美丽壮观。
这里还在继续改造山体,山体上在打格子,铺支架。应该还是在修建梯田。
由于条件限制,在高速公路上抢拍的照片,有些还是在行驶中拍的,所以照片不太清楚,很多美景也不能表现出来。
晚上7点30分,我们到达洪洞县并入住宾馆。今天的行程还是蛮充实的,玩了几个景点,开了四百多公里路。接下来就是吃饭睡觉,好好休息(微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