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视频记录了作者走进西藏首都拉萨的详细旅程,通过参观寺庙、漫步街头巷尾和体验当地文化活动,让观众深入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节目中还介绍了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信仰体系,有助于观众对藏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到世界屋脊去,穿越西藏来个全境游
第五集三进山城逛拉萨
这是此行第三次进拉萨了,第一次是初上高原只玩过布达拉宫和色拉寺,第二次是路过只住了一宿,这第三次倒要好好玩爽了。拉萨城北有个扎基寺,俗名叫“财神庙”。这是西藏地区唯一的财神庙,香火旺的不得了,烧香上供捐功德排百十米队算是短的。这的庙儿神主好喝好饮,酒是必须的供品,供台前有好几个大缸专门把供酒开瓶往里倒酒用的,带火了庙门口卖酒的店铺。这个庙是色拉寺的分号,好喝的庙主是当年色拉寺的大喇嘛专程从大唐带回来的,也有人说是文成公主的女侍修炼成佛做的庙主。庙主向人们许诺凡诚心拜谒本尊的一定能财源滚滚,人们闻讯蜂拥而至无不灵验,因此扎基寺的名号被财神庙取代。小庙不大,每日里来自各地烧香上供进功德的信徒往来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浓烟滚滚炉火熊熊。
拜完财神还要去哲蚌寺看看。车子在一片荒山秃岭前停下,要不是停着很多汽车你一定认为这是片野地呢。山根前有个大门进去后有了变化,房子多了。哲蚌寺名头不如大昭寺响,规模可是藏区最大的。五几年时住庙僧众有一万多人,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依山而建满山遍野多的不可胜数,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着繁荣。每年藏历的浴佛节就在这座象征繁荣的哲蚌山上举行,那可是哲蚌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哲蚌寺还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前五世达赖喇嘛都曾把这里当做管理西藏事物的“颇章”。哲蚌寺曾有土地5万多亩、牧场3百多个、牛群4万头、2千个奴隶,历属的寺庙共有三千三百多座,其中藏区有六百多座,国内各地有一千六百多座,国外有一千多座。
哲蚌寺也有辨经,可惜时间不固定没看见。哲蚌寺地处荒山秃岭之上,周围寸草不生,但在辨经场内却是林荫密布。后面高大空旷的僧房上还有两只小雏鹰在院子上空啾啾嘻戏翺翔。一条山道从山脚不断向上延伸着,通向数不尽的佛堂庙宇,蓝天朗朗白云朵朵骄阳似火,热死了累死了不能再向上爬了,这儿地方太大逛不完的,还是回头向下去大昭寺吧。
大昭寺可太热闹了,它四周被八廓街包裹着,八廓街是拉萨有名的商业街,参观朝圣拜菩萨捐功德的每天象潮水似的往里涌。庙宇也确实豪横气派,单用金碧辉煌金光灿烂香火鼎盛香客如流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华贵繁盛。随着人流步入庙堂,宽敞明亮的大殿众多喇嘛们正排座整齐的做着法事,正中台上端座的主持大喇嘛手摇金刚铃带着众喇嘛们念诵着佛经,众多游客则在周边观瞧。趁这功夫我们赶紧上后面佛堂参观去,这会儿后面人少。各式的佛像佛经壁画唐卡讲经堂细佃观瞧确实没人打扰,佛堂上面有不少天窗照的里面很亮,通道也很宽敞。再往后是转经轮走廊,阳光洒在廊道上把整排的转经轮以及走廊屋檐照的通体透亮,显得更加漂亮。我们上到屋顶平台,阳光把金灿灿的屋顶照的更加夺人眼目无比辉煌,屋檐下跟垂花似的动物雕塑不仅美丽鲜艳也非常生动可爱。
大昭寺出来就是八廓街,唐番会盟碑和清驻藏大臣衙门一定要看看,它是重要的历史见证。街口儿还有个藏式监狱趁关门前赶紧上去看了看,男监女监地牢水牢的,主要都是收拾奴隶和底层藏民的。顺街道往左手走有个回民街,先上那儿看看,可惜清真寺不让进。但是这儿的小吃挺好,只是胃口太小了。顺街道再向前还有个仓姑寺,里面都是女尼,这在拉萨也是独一份的,寺旁边还有个仓姑茶馆,里面的素包很有特色,可刚才的小吃吃太多了实在没地方装,割爱了。回头再逛八廓街,满街是穿着各式个样华丽藏服照相旅拍的,当然,跪地叩长头的也不少,有个独腿的跪下起来跪下起来的真是不容易,都是为了来世的好生活吧。这里的人真多,琳琅满目的店铺一家挨一家的逛不过来,不愧是拉萨最热闹的地方。
宗角禄康公园很不错就在布达拉宫后面,那儿是当地藏民们游乐休闲的场所,里面湖水清澈游船荡漾绿树成荫花儿朵朵非常漂亮。顺着林荫路捋着湖边看着休闲漫步的人们望着水面上轻轻划动的游船、苍黄色山上白墙红顶的布达拉宫和蓝天上飘浮的朵朵白云,感受着这里的祥和安宁。
这里还是歌声的世界欢乐的海洋,我喜欢看舞池里市民们跳的新编藏族舞,抒情的舞步热情激昂的动作充满活力;更喜欢在歌场听他们唱土味的藏族锅庄曲、弦子调的民歌,悠扬动听深情缠绵、纯朴自然动人心怀,直到临离开拉萨时我还泡在民歌声中。和那边的藏族舞比起来,这边歌场上更多的都是藏族老人,所以歌声也更加传统自然。
南山公园,就在布达拉宫对面的荒山上,上那儿去得打车才成。南山原本就是一片荒岭寸草不生的,经过长期改造引下山泉种植树木花草,铺设小桥栈道和凉亭,蓝天白云下树木葱茏湖水潺潺荷花映日山风习习,是眺望布达拉宫的好地方,还是个不错的休闲游玩野营烧烤的地方。
看看拉萨河风光也是事前计划好的,拉萨市有很多地方可以欣赏拉萨河,住的酒店后面就是一个,这儿回去的是仙足岛。
迎面有个大雕塑,题目叫“欢乐的沐浴节”,这是藏民的特有节日,每年藏历七月藏民们有下河洗澡怯病去灾的风俗,河岸上还有很多雕塑小品很好玩。宽阔的拉萨河自东向西流淌过拉萨市很快就要汇入雅鲁藏布江,然后折回头向东流回发源及南迦巴瓦峰后转头向南最终奔向印度洋。从这里远望可以看见文成公主演出的剧场,周围一片寂静,青黄色的山峰,稀疏的树木淡谈的青草,蓝天白云下不息的河水,时而飞过的瑞鸟,这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
打个车去广场看看夜景吧,哪的风光一定不错,金色的夕阳洒满大地,绿树鲜花湖水亭阁以及红山上的布达拉宫都披上了一层金沙,就连一闪一闪的波光都是金色的,真应了那句“夕阳无限好”的诗词。紧接着就是华灯齐放灯火阑珊,整个布宫广场更加炫彩美丽,广场上高高的白色和平解放纪念碑,两列红色灯笼就象它伸出的双臂去拥抱前方的布达拉宫,大型音乐喷泉时而不停扭动腰身时尔奋力向上喷洒着水柱好象跳着欢快的舞蹈,对面的布达拉宫白白的宫墙红艳艳的宫殿就象身穿盛服的老人坐在红山上望向这边欢乐的海洋。布达拉宫广场的夜晚真是醉人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
拉萨还有个秘境:千佛塔,也有叫千佛崖的,就在药王山后面,顺街边小路往里走就是。先入眼的是一幅巨大的佛像壁画,细看整面崖壁画满密密麻麻的小佛像做为大佛像的背景,这就是千佛崖,崖壁下还有个不大的摩崖洞可惜关门了,顺崖壁往前瞧有一金字塔似的木塔,上面一排排整齐的排满佛像,这就是千佛塔,塔的一侧台阶下有转经轮,另一侧堆满祭祀用毕的牦牛头骨。千佛崖已经有千年历史,相传当年松赞干布在这里遇见过佛祖和观音菩萨,还得到过六字箴言,松赞干布命人在崖壁上描摹了佛祖造像,这儿就成了在拉萨转经叩长头路上的必经之路。传至今日的习俗是:凡有贫穷的藏族人家有人故去办不起丧事,就在此用粉彩涂刷一下佛象即可代替一切丧仪了。千佛塔,一个只有当地藏人才到的地方。
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城的西北部,就在罗布林卡边上,我怀疑罗布林卡历史上也和拉鲁湿地是一体的都属于拉萨河河谷滩地,湿地的北边濒临岗底斯山脉的余峰。这里水草遍野树木葱绿,一条栈道沿着湿地边缘蜿蜒延伸环绕一周。湿地的水有多深不知道,只见成群的野鸭以及不知名的水鸟在湖中嘻戏凫游捉鱼捕食,时尔一头扎进水中捕捉鱼儿,时尔轻振翅膀浅起无数水花。湖中最多的植物是芦苇,它们或成群或连片站在水中扭着腰身摆着枝叶,任凭天上的飞禽湖面的水鸟在身边来彺穿梭。听说每年特定的时侯连国家特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也喜欢到这儿逗留玩耍呢。
拉鲁湿地是一九九几年开始立项保护修建的拉萨绿肺工程,已经修了有三十多年了,好巧不巧的前几个月刚刚对游人开放,我们也应该算是第一批客人吧。走在栈道上听着依稀的鸟呜风舞林啸浪花声,蓝天白云下苍黄的岗底斯山脉衬着墨绿的树木翠绿的水草白色的芦花,碧绿的湖水静静地泛着涟漪掀着波纹,开阔处还显现着这一切的美景的倒影身姿,这里天高气爽寂静无声视野辽阔,这里适合独坐品茗静思遐想冥神养性,也喜欢围聚团坐烹茶把酒海阔天空高谈阔论,这是个让人放松静养休闲或任意驰骋放纵自我的好地方。
拉鲁湿地是我们此行西藏的最后一个景点,下午就要乘机回北京了。
别了,拉萨;别了,西藏。
您的浏览器暂不支持播放,我们将尽快解决,建议使用Chrome或FireFox浏览器查看
二0二四年元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