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山梅花谷内分布着大量名贵的古树名木和清新的空气。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是追寻古代诗词、书法艺术的好去处。漫步在山间小径上,欣赏着四季变换中的梅花美景,感受那份浓厚的诗情画意。
广州白云山梅花谷去找寻流传千年的诗意
梅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最爱咏颂的题材之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是王安石的诗句。
暖冬寻梅,梅下寻诗。踏着一径愁绪,去寻一份流传千年的诗意,如此明澈,如此动人。
“梅花谷”,位于明珠楼游览区黄婆洞水库北侧,占地5万平方米,是集山林生态、旅游景观、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景点,于2004年1月建成开放,投资约90多万元。园内植有各种梅花等花树近千株。
梅花开了,梅花谷一下就热闹起来,有很多游客过来欣赏梅花,准备也是相当的充分,长焦镜头、三角架、自拍杆这些标配必带,刻着梅花谷三个大字那块石头这下终于名副其实了。
循着淡雅芳香步入梅花谷,仿佛置身于一片洁白无瑕的雪国仙境中,果梅、梅州宫粉、潮塘宫粉等多个品种的梅花初露芳容,小巧玲珑的花瓣羞答答地绽开,一朵挨着一朵缀满枝头,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沐浴。
据统计,今年梅花谷共有多个品种梅花约700株,其中果梅数量最多,开得最早、最旺,多为单瓣,成片白色。梅州宫粉数量次之,宫粉梅属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类宫粉型,呈或深或浅的粉色,开花繁密,多为复瓣至重瓣,站立枝头,如青春少女。盛开的梅花接连成片,呈现“粉色云海”。
被称为“树王”的是一棵果梅树,其遒劲的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着,树上繁花似锦,蔚为壮观,众多游客围着这棵树拍照留念。
踮起脚尖凑近花间闻香,花瓣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嗡嗡作响的蜜蜂寻香而至,比游人抢先一步,表达对梅花的爱意。满园的梅香,让人不由得想起这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可见梅不仅吸引着爱梅之人的目光,更让蜜蜂、蝴蝶也为它翩翩起舞。
梅州宫粉梅散发的浓郁清香,引得游客自行着古装漫步梅林,弹古筝的、跳舞的都有,有人帮表演者拍视频留住这美好时刻,而我们免费欣赏她们的表演。
花下弹琴的女子
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女子。
至于穿着汉服拍照的女子就更多了。
漫山的梅花与园内的山涧、小桥、亭廊、古朴建筑互相衬托,犹如雪国仙境般自然幽雅,美丽壮观,香雪纷飞。
还有个非常热心的女子帮我们拍合影,站着的、坐着的、两人头靠头的、搂腰的、比心的,感觉很久都没拍过那么多人像了,她还教我的好友玩某音,说用某音的拍照功能拍出来很好看,其实就是美颜美得都不像自己了,我崇尚真实,不用这一套。
可悲的是,几乎每棵树上都挂着红灯笼,本意是想点缀,实际上有点多此一举,甚至喧宾夺主了。因为梅花本就是小小朵的,挂上那些比梅花大好几倍的红灯笼。让你一眼看到的是红灯笼,而不是梅花,真的是弄巧成拙。
梅花的花语是坚强、高雅和忠贞。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寓意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梅花凭着它耐寒的特性,成为了冬季的代表花。梅花原产于中国,后来引种到韩国与日本,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山谷中除了大片的梅树之外,还有绿油油的各种植物,我更喜欢那些有着巨大叶子的热带植物,它们和梅花粉绿相间,互为衬托。碧影湾中的水杉,这个季节是深红色的。绿红相映,颜色很鲜艳。
梅花谷旁边小池塘还能见到几朵开放的睡莲和美人蕉,荷叶片片在水中也是蛮好看的。
想起前两年去萝岗香雪公园看梅花,穿过一片散发着臭豆腐、烤羊肉串味道的热气腾腾的集市,进入歌声震天的公园,几乎每一棵梅树下都有人,拍照的野餐的打牌的躺平的,孩子在奔跑打闹尖叫……
整个公园好像都被那些跳舞唱歌的嘈杂声笼罩,拍某音视频的搔首弄姿,那个热闹劲儿就差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了,让人耳根一刻不得清静。小小的梅花会怎么想?会不会被那些音乐节奏和并不悦耳的歌声弄疯掉?
相比较而言,还是白云山的梅花谷更合我意,路途不远、交通方便,虽然面积不大,但梅花的风骨还在,关键是人没有萝岗香雪那么多,环境也比萝岗香雪安静。
好友说,如果在梅花树下摆几张桌子,喝杯咖啡,多么浪漫呀!肯定是一桌难求。为她的想法喝彩!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梅诗、梅画数量也是非常之多的。不仅如此,关于梅花的传说更是从未间断。相传宋代诗人林逋极爱梅花,故将梅花当作自己的妻子。终生在山林中养梅、赏梅,不曾娶妻生子。后又将养鹤当作自己的孩子,于是便有了梅妻鹤子的故事。
“梅妻鹤子”成为一个成语。指把梅当作妻子,把鹤当作儿子。形容隐士执着于清高脱俗的生活。
最后抄录几首古人写梅花的名诗结束全文。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梅花绝句》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卜算子•咏梅》
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杂诗(之一)》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000图342014/1/1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