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探索未知的旅行世界,,今年夏天,我选择了去有风的地方旅行。那里的风景如画,让我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我在风中漫步,感受那份自由自在的感觉。白天,阳光洒在大地上,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夜晚,微风吹过,带走了白天的炎热,留下宁静和祥和。,,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生活,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想,这就是旅行的魅力吧——它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七、古城旅拍篇
2023年夏季的旅行风基本都往西面吹,在独具民族传统和国风特色的地域上流行起来的旅拍写真,无疑是新兴的一种玩法。出发前简单看了一些客照,由于不确定行程时间和酒店安排,所以没有具体找写真店家,只是了解了一些基本价位和比较热门的服装款式,看了一些短视频,看到了流水线式的妆造操作,以及在熙熙攘攘人群中辟出一线空间的拍摄,PO出的生图确实比较没眼看,但是P完还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如何,这种体验感是只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才有拍摄氛围的,而且一分价钱一分货,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服务和价格就可以了。出发时和小伙伴们提了拍照的想法,爱美的心让人跃跃欲试。
第一天晚餐后,我们就在束河古镇里寻觅拍照的店家,看到一家比较空闲的店铺,正好是妈妈带着大儿子和小女儿在妆造,小哥哥十六七岁的样子,很帅很精神,和妈妈一样选的是藏服,小女孩选的是哈尼族的热门造型,我们进去时两个孩子基本上都妆造完毕,跟着摄影师准备去拍照,看到买家秀,让我们一群没有什么经验的人当即就留下来准备询问价格,原价298,二人同行价260元/人,还想便宜点但是貌似没有谈价空间,所以就曲线还价增加2张精修,老板倒是同意得挺爽快。七个人在一家店里拍照的大客单让小店一下子忙碌起来,老板叫来了分店的化妆师,不纠结的小伙伴选了热门哈尼族,其余人翻看了店家提供的样照纠结了一会儿,我选了一套红西域,本来有一套修身无袍子的藏服红裙很喜欢,可惜没有那件衣服了,后来看到红西域的照片,想着红色挺出片的,头纱能增加色彩和灵动感,所以决定拍红西域。
第二天就收到了原图照片,效果还算不错,就是太显胖了(后来发现是真的胖了不少),只能靠后期P了。略有遗憾的就是夜景拍不出古城的景色,感觉哪个古镇都可以拍出这样,而且如果背景是商业化比较浓重的商店的话,就失去了古城的味道,还好后来跟摄影师提了一下要求,改了拍摄点。所以还是很想再拍一套白天的,而且想要更贴近丽江的民族特色,计划着拍苗族或藏族。
从大研古镇回来,在束河北门附近了解了一下行市,都是399的价格,挑了一家,摄影师挺能说会道的,强烈推荐了化妆优秀的小姐姐,还介绍了墙上的客照,尤其对一张长得像魏晨的照片进行了着重的介绍,然后指着旁边的另外一位摄影师说:“喏,就是他”,只能说现实中的摄影师变沧桑了,但照片中的男模确实眼里有故事,照片挺有质感和氛围感,毕竟价格在的,不会差到哪里去,就果断定下来了。
基于两次的拍摄经历,在妆造选择和拍摄方面有一些心得分享:
1.关于拍摄风格。如果真的想在古城拍一套,可以提前做一个大致的思考,想好选哪个民族的服饰。如果喜欢异域风情的选择西域和古国公主的,西域的比较凉快、古国的比较飒;保守一些的就选藏服、苗服,因为长袖居多,异域和哈尼的以吊带款居多。根据路上看到最多的客选风格,苗族、古国和藏族最多,苗族和银饰有特色,可传统也可大女主,古国有西域特色,藏服的颜色饱和度高,在古城里拍很能出片。
2.关于拍摄时间。如果能自主安排时间,就要想好是喜欢拍夜景还是白天,通常应该会选择白天,晴天的蓝天白云和充足的光线会把服装的颜色衬得更加鲜艳,服饰细节也能充分被镜头捕捉,但是正午阳光不适宜拍且紫外线太强烈,也是有局限的。如果拍夜景的话,个人感觉对摄影师的装备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对相机不太有研究,但是我拍红西域的时候,抓拍转身动作的照片中,头纱是糊掉的,感觉和镜头快门以及摄影师的技术都是有关系的。另一方面,夜景的拍摄会更突出人物本身,灯光和背景最后都会变成星星点点的模糊效果,所以服装不要选太暗、吸光的那种,有银饰和闪亮装饰的会提亮人物。
第一次红西域的拍摄,到处都是摄影小分队
3.关于服装。我只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服装的做工与拍摄价格还是挺有关系的,第二家的服装更板扎做工更好一些,同样是古国公主,款式和配饰上也是有一些区别的,可以简单理解为高配和低配版,新一些的衣服总归更干净整洁一些,第一家的鞋子客人轮流穿,第二家提供了鞋套,套好再穿鞋,小细节就能看出档位不同之间的区别。在第二家我试穿了杨超越的那款(民族风的常服),苗族蓝白的大花(有点素怕不出片),最后还是大红的藏服更大气。
4.关于化妆。通常化妆师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化妆速度很快,流程也是标准化的。假睫毛不会收取费用,但是眼妆上的精细程度还是有差别的,第一家是一条睫毛加眼线基本就结束了,所以我的内双基本是靠着我自己的双眼皮贴挣着,第二家是用了一簇簇的睫毛贴的,下眼睑的睫毛贴在了我夏至的位置,让我的眼睛大了一个轮廓,双眼皮贴用了两条,终于让眼皮不再压睫毛,啊哈哈。妆容会根据服装风格略有不同,比如西域风格的会在腮红部位加上布灵布灵的细闪,藏服就会加晒伤妆。第二家的化妆师更注重修容,侧影、鼻阴影还有唇峰都加了立体感,后期的修图风格就有了油画质感。化妆师的底妆都做得比较好,海绵粉扑拍得比较实,也没有假白;发型也弄得挺快的,基本也是配套的固定搭配,如此一番换好衣服就可以跟着摄影师去拍摄啦。
第二次拍摄的妆
5.关于拍摄互动。如果生意好,一个摄影师会同时带2个客人一起出去轮流拍。每个场景摄影师都会教动作,配合道具的特点,好好做一回摆拍好学生就行,有想法也可以跟摄影师交流,偶尔看看相机里的效果也能了解一些拍摄思路,及时调整动作和脸型角度的问题。摄影师的风格也不同,第一个摄影师是“嫌弃吐槽型”觉得我们两个很难带;第二个摄影师是师徒俩,互相打趣边走边斗嘴,对于拍摄是鼓励型的,“很好、非常好、对了”是口头禅,他在拍摄时有一个小技巧:用一张透明塑料纸做前景,拍摄出的效果就有一种朦胧感,蛮有趣的,效果也挺好。
6.关于场景。摄影师一般对某套服装风格的拍摄地点和道具动作都有了一定的套路,所以大方向都是没问题的,只要人不是很多,找对照度拍基本不会有很多乱入的背景,何况还有后期精修,可以让你有承包整个古镇感觉。不过大研古镇的客流明显很多,感觉是避免不了没人的状态,想象一下你站在七宝古镇摩肩接踵的路上拍照是怎样一番情景,在大研的高峰时间也是同样的状态。束河和白沙要好很多,特别是白沙古镇基本上没有看到街拍,自己穿民族服装自拍的倒是有许多。其实在小道或巷子里找对了背景、光线和角度,同样也能有极佳的效果。如果想更加亲自然,选择价格贵的套餐,到草原马场拍外景也挺好的,可以骑马、抱小羊羔,场景更大更开阔,不过需要预留更多时间和经费哦。
7.关于修图。修图的风格还是需要随缘看后期的技术,第一家的风格磨皮得厉害,已经看不见毛孔了,这样脸部就缺少了一些细节和质感,整体效果还可以,不过在半年后再看这些照片,还是觉得少了点精致和细腻,可能这就是后期带来的差别吧。第二家是饱和度比较高,与藏族的风格倒是蛮匹配的,有种粗犷感,毛孔还是看得到的,看得出对脸型和阴影部位有调整。总的来说精修的照片都还是可以见人的,只是质感细节和风格上的差异还是可见的。另外要提一下,399的除了给了JPEG格式的原图外还给了raw格式的,适合后期用PS修图,否则没法正儿八经修图,260的就没有,后续我问客服要也已经不理我了。两套拍摄分别给了36和40张底片,所以除了精修的8张以外,其他的照片如果也想有更好的效果话,就要再p一下。先是尝试了网上的修图,十块钱试修了一张,对接的技术人员询问了我的要求,我只是希望真实些,不要网红脸,结果发给我的还是一张网红葫芦娃蛇精脸,果断放弃。开了P图会员,开始自己修图,我只能说功能真是太强大了,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美白滤镜是小case,脸型重塑、塑身都没问题,大小脸都可以修到自己满意。
8.关于相册。每次旅行归来我都会DIY印刷一本相册,一来是对整个行程有一个感悟和回顾,二来能在将来再次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有更多的实证材料,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算再深刻的印象,随着时间的过去都会有一些淡忘,这篇游记的玉龙雪山和美食部分就是在整整半年之后再补写的,细节的回忆就很艰难,要靠照片和之前写下的笔记草稿来唤醒(拖延症到了空前严重的地步),所以趁热打铁把美好都留下很重要哦。网上有很多自制相册的冲印店,用模板加上自己的排版先制作了一本写真相册,寒假打算把旅行中的风景、美食和人物照片也排版冲印出来,再晚就要忘光光咯。自2015年开始,已经做了十几本了,满满的都是回忆,就如以前爸爸妈妈用胶卷冲印照片后放入相册一样,纸质实物的真实感还是比电子相册要生动许多,强推!
小结六:妆造和修图带来的旅拍快乐真是太棒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