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千年古都,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日河南行程中的千年古都——洛阳。参观龙门石窟,欣赏千年佛像,领略佛教艺术的魅力;游览白马寺,体验古朴而庄重的佛教文化;赏牡丹园,品味洛阳牡丹的美丽和香火;品尝洛阳水席,享受中原美食的独特风味;品味黄河故道,感受千年历史的韵味。
隋唐文化的艺术在我国封建社会也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尤其是唐诗,涌现出了大量的诗人,杜甫、元稹、刘禹锡、李贺等人是洛阳籍的,李白、白居易、王维、韩愈等人也长居洛阳,隋唐的乐舞百戏也达到了极盛,隋炀帝雅好音乐,制“九都乐”,武则天也喜欢音乐,作《乐书要录》,这是中国重要的乐律学著作,唐玄宗在音乐上的成就很高,作《霓裳羽衣曲》,是唐代乐舞的代表作,唐朝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李龟年,也是洛阳人,唐朝的书画艺术也成就极高,唐朝的颜真卿的书法、吴道子的画都享有盛名,高僧一行是唐代科学家,主持了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并改造张衡的浑天仪,写成中国首部完整的有办法《大衍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历魏晋南北朝后,在唐代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主要宗派基本上在唐朝形成了,东都洛阳在高宗到武则天时期,佛教的发展极为繁琐盛,武则天利用《大云经》为自己的登基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令各州设大云寺,龙门石窟中,唐朝开凿的佛像占了大半。
公元907年,强大的唐朝灭亡,中国进入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先后建都洛阳,后汉、后周以洛阳为西京,五代时期的洛阳雕版印刷业和瓷器制造业的成就尤为突出,五代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由政府刻印书籍就在洛阳,宋代手工业生产最突出的就是陶瓷的烧制,无论生产规模、制作技术,还是水平,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宋代瓷窑遍及全国各地,除了供应宫廷皇室高级瓷器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外,民间瓷窑也大量涌现,洛阳城周边有汝窑、钧窑和巩县窑,新安县北治、石寺宋元瓷窑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橄榄形窑炉,宋朝也有三彩,被称为宋三彩,颇富民间艺术特色,但是私以为宋朝的白瓷和青瓷,是最精致的,宋朝的瓷器一般没有精致繁复的纹饰,但釉色特别细腻温润,即使是简单的一件白瓷春瓶,通身没有纹饰,可是放在展柜里,也是极致的美感,我一直觉得宋人在审美方面,是超过了前朝的,不过宋瓷也有黑釉、蓝釉、绿釉,但总觉得不如白釉和青釉的精致,有一件钧釉荷叶形盖罐,釉色浅淡雅致,也很漂亮,宋代的瓷枕一般色泽淡雅,纹饰端庄大方,形状倒是各异,看着也很精致,只是我觉得宋瓷真的舒服吗?瓷枕最早创烧于唐代,北宋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当时比较流行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有一件“珍珠地德福花叶纹瓷枕”,不仅枕身密布淡雅精致的花纹,枕面上还刻着“德福”两个字,这是人们对生活最朴素的追求。
当然也有华丽的瓷枕,用三彩技术烧制,像三彩婴戏莲花长方形枕,图案是一个白胖婴儿在荷叶中嬉戏,十分灵动活泼,还有三彩牡丹纹枕、三彩浮雕奔马纹枕等,都非常的华丽精致,这种瓷枕,除了保健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着较高的观赏功能,宋朝的铜镜没有唐朝那么奢华,更注重其实用性,器体轻薄,装饰简洁,是典型的宋代审美风格,这一时期的铜镜出现了前朝没有的样式,带柄镜、长方形镜、鸡心形镜、盾形镜、钟形镜、鼎形镜等式样都是新创的,还有素面镜就更简洁的,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同时这个展览还有素面镜就更加简洁的,完全从实用主义出发,有许多其他的砖瓦陶瓷展品,它们大多出自汉朝以后的各种不同地域,包括河北的田土陶和河南的辉县窑,这个展体现了河南的历史积淀,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还是物品,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片非常深厚的土地,我们应该回去看看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