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以“再现古都辉煌”为主题,展示中国十三朝的历史文化。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参观者可以一窥洛阳从公元前846年到公元1957年的辉煌历程,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还有丰富的文物展览、学术讲座等精彩活动等待着大家。此次行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是不容错过的体验。
河南洛阳博物馆之宫廷文物馆
1973年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馆调拨给洛阳博物馆一批文批,这些文物原藏故宫慈宁宫大佛堂,多是清代各地进贡的物品,大多是宫廷佛教器物和宫廷生活用具。
故宫调拨出来的文物,当然都是精品,洛阳出土的珍贵文物也有多件送往北京,原因是礼尚往来啊。
清初出现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的挂屏,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有的四扇一组,有的八扇一组,被称为四扇屏、八扇屏,也有的中间挂一块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就是当画来用,这种陈设在雍乾两朝风行一时,更是宫廷中后妃们的日常摆设。
插屏在明代以前基本上比较注重实用性,用于遮蔽和做临时的隔断,都都接地而设,清初出现的插屏,开始兼有工艺品的作用,凡屏扇与屏座可装可卸的座屏、砚屏,都可以称为插屏。
铜嵌珐琅山水挂屏一套共四件,颜色亮丽,就像国画里的山水画一样,左右两幅用浅褐色底,中间两幅用天蓝色作底。
墙上还有一组黄杨木雕挂屏,这种立体雕刻工艺品最早出现在元代,这里的挂屏一组共四件,内容是花鸟动物。
紫檀边嵌油竹花鸟挂屏一组两块,也是立体的雕刻,雕工很精致,每一幅都有两只鸟栖在竹枝上,神态和动作都十分生动。
紫檀边木雕嵌玉“农家乐”挂屏一组两块,人物大概就是嵌的玉,雪白无瑕,而屋舍大树俨然。
镶玉石博古插屏看着就很华丽,大概用了很多种材质,香炉和花瓶都鎏金,架子看着也很古雅。
漆雕边御题诗梅花插屏的内容是一株梅树,花开满枝,右上角有一首诗,内容倒是一般,我尤其喜欢它的架子,雕刻细腻,纹样精致。
还有一对插屏的内容是仙家人物,内容丰富,人物、亭台、山石、小桥、流水、船舶等应有尽有,整个画面非常华丽。
硬木边大理石插屏就省事多了,中间一块大理石,天然有着山水画的纹路,架子和边框很简单,没有雕饰。
四周的扶持栏杆顶端装饰着大量的佛龛,有的是每行九尊,有的则是十一尊,行数大多是十八行,这样算下来,这个展厅里的支柱的总重量达到了数千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