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团队只有一天的时间在京都游览。这是一次慢奢游,精心安排了参观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景点,让人在享受舒适时光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年底了我还有几天休假没用,再不用就要作废,了所以临时决定去北京玩。因为没有在网上仔细对比北京游的各个旅游团行程,就在携程上报了“五日四晚北京15人小团,慢奢游京城”。因为我是一个人报的团,团费是4千多,再加上1600元的单房差,所以我的团费就是6千多。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旅行团,也就是携程金牌卢导开着他自己的小车,载着我在北京玩。就这样一个导游一个游客,开始了我的首次北京游。第一天我还很不适应这种一个人的旅行团,第二天开始我就觉得这样很好,第一原本行程上的有些地方我不喜欢的就直接告诉卢导这个景点我不去了,我自己去另一个景点玩。第二,这样的一导一客,可以让我更深入的和导游交流,提问。作为导游也更有跟针对性为我讲解。这样的一个人的旅行团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本次旅行全程用红米K50Pro拍摄照片。
第一天 国博,老北京涮肉
12月8号第一天,上海出发,下午一个人参观国博,晚上和北京朋友吃老北京涮肉
我报的是高铁去飞机回的行程,又再携程上更改的高铁班次把晚上的高铁改到了早上出发,中午到北京,然后下午我可以自己去国家博物馆参观,随后又在手机上预约的国博的票。
我一大早赶到上海虹桥火车站天都没亮。哈哈
我乘坐的是G102次上海虹桥到北京南的高铁列车,上海虹桥站6点37分发车。
这次G102次是由和谐号CRH380BL 高铁列车执行。
乘着还没发车,赶紧在站台拍下这张照片,见证我的这次北京之旅。
准备上车了,路过商务车车厢,看见里面空空荡荡的 ,果然车票贵的就是乘坐的人少。
我乘坐的一等座也很空啊。当时不知道后面车站有没有旅客上车,只到我到了终点站北京南站,一等座都没有上来几个人。
列车准点发车
和谐号果然厉害,发车后用了不到20分钟速度就上升到了每小时303公里。
和谐号高铁准时从上海虹桥站出发,十几分钟后就达到了时速303公里,而且整列火车运行的非常平稳,水杯里水一点都不晃就像放在平地里一样
平稳运行的列车
然后高铁到达了第一站无锡东。
高铁在无锡停了几分钟继续北上,沿途都是江南水乡风格。列车在过了无锡东后,我看见一片大湖,这是不是赫赫有名的吃大闸蟹圣地阳澄湖呢?
过了无锡东,列车停靠了第二站镇江南站
列车过了镇江南可以看到一些小山头了
镇江是长江以南的最后一站,所以沿途依旧是江南水乡风景。
这时候高铁乘务员送来一等座小礼品,一瓶矿水和一袋零食,里面有一块饼干,一小块牛肉干,一小袋熏青豆
列车过了镇江南,开始进入苏北大地,然后列车停靠在了南京南站。江苏省省会城市就是不一样,高铁开过长江,在长江铁路桥上飞驰而过
高铁列车过了长江停在了南京南站。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就是厉害,高铁站都造的气派一些。
高铁在南京南停靠了6分钟后继续沿京沪客运线北上。
这时候我起身去上厕所,看到了空空荡荡的商务座车厢
我穿过商务座车厢去上厕所,看到的商务座的厕所打扫的很干净,地方也比一等座厕所大,设施也比一等座厕所好一些。这是我第二次去一等座厕所用厕后得出的对比,所以我先把商务座厕所内况发出来,然后再把一等座厕所内况发出来,可以有个比较。下面发的四张是商务座厕所里的配置。
现在我再把一等座厕内配置发上来,各位看客可以比较一下。
总的来说和谐号上的软硬件设施很是很到位的,虽然一等座厕所比商务座厕小,显得拥挤,但该有的都有了洗手液,厕纸,擦手纸,垃圾袋等一样不缺。
高铁过了南京南,驶离江苏省,奔安徽省而去,在安徽停在了蚌埠南站
列车在蚌埠南站要停11分钟,是这趟G102列车停靠时间最长的一个站。我感觉到了安徽省境内山也多起来了。另外蚌埠南站也蛮大的。列车在停靠了11分钟后驶离蚌埠南,沿京沪线继续飞奔。窗外的风景也和长江以南完全不同了。
这是在列车驶离蚌埠南站后拍到的风景。
我本来以为京沪客运专线在驶离了江苏省,到达安徽省后会一路北上,没想到列车在安徽省蚌埠南站停靠后有拐了个弯再次进入江苏省地界,在徐州东停靠了。
列车驶离了徐州东后我看到了窗外的大片农田。
第一次看到了很多风力发电机的长长的叶片
列车继续北上,进入到了山东省。在山东省山也雄壮起来,不像江南的山就是一个小土堆。
这张照片里文字写错了应该是山东,而不是东北
这张照片文字写错了,应该是山东,不是东北
列车在山东停靠济南西站
高铁在济南西站停靠了4分钟后往天津市开在天津南停靠。列车快到天津的时候看到了北方农村的样貌。
这些大棚是干嘛滴?我猜想是不是养猪的?
列车到了天津南站停靠10分钟,是京沪客运专线上停靠时间第二久的一个站。
看到了天津南站的工作人员棉大衣厚面貌,但我怎么感觉不是很冷呢?
列车在10分钟后继续往首都行进。
我感觉北方的冬天天都是灰蒙蒙的
列车驶离天津南站下一站在河北廊坊停靠。从廊坊站看廊坊这个城市还是建设的不错的。
高铁到了廊坊我也饿了,在列车上买了一盒鱼香肉丝盒饭15元。高铁上盒饭有15元,40元,60元三挡。我买的最便宜的汤也没有,味道只能说不难吃,看在便宜的份上,在高铁上有口热饭热菜,能吃饱,就可以了。
列车在驶离廊坊站后直奔本次列车的终点北京南站。北京到底是首都,北京南站造的很气派啊
G102次列车在6点37分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后于12点38分到达终点站北京南站,耗时6小时零一分。而我也正式开始了我的北京五日四晚的旅游。
因为出游前一携程卢导已经把他联系方式给了我,我们也互加了微信,我到了北京南站后,卢导又把接我的司机电话给了我,我在北京南站地下停车库和司机接上头,我让司机不要送我去酒店,直接把我送到了长安街上的国家博物馆,然后下午我准备拖着行李去看国博。司机把我送到了离国博最近的一个街口,我自己走进去。
这是我在北京国博附近随手拍了一张北京街头照片。
进入长安街,远远的看到了天安门城楼
再走不远就看到了国家博物馆大楼。真好看
经过安检进入国博,首先花了12元把行李寄存了,然后就开始了我的参观。国博里真大,人真多,展览真好,半天时间根本看不完,单单地下一层的中国古代馆我就看了三个小时,还是走马观花。首先上一张国博内大厅的照片
我是去北京旅游前就在国博APP上预约了国博参观,然后在APP上看到有免费公益讲解,在中国古代馆里下午一点半有一场古代史的全程讲解,可惜当我寄存好行李,来到第一下一层的中国古代馆已经一点45分了,没赶上一点半免费公益讲解。所以我只能自己看展览了。国博的中国古代史展馆是从史前文明一直到中华民国,全面讲述了我们五千年历史。在中国古代馆进馆口就有一张超级大的中国历史年表,我是历史爱好者,中国朝代歌我也能背下来,但没有这个表这么详细,所以就拿这张表作为参观的开始吧。
中国古代馆是按照历史朝代来布展的,第一部分当然是史前部分,展出的是在国内出土的一些袁人的头盖骨化石。进入这部分展厅,最显眼的就是一个北京人复原雕像,北京人头盖骨想必是人人都知道的吧。所以把北京人复原像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
由于国博展品太多,我不可能拍全,所以只能随机拍了一些照片。
这个勋县人头盖骨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我也是看了国博才知道,是一百万年前的人类。
蓝田人大家也都知道吧,这是写进初中历史教科书里的。
北京人头盖骨不用我说了吧,大大有名的物件,只可惜原件下落到今天都是个迷。不过我比较遗憾的是在史前人类部分展出的头盖骨大多数都是复制品(当然北京人头盖骨除外,他的原件遗失了)。难道是这些史前人类化石太珍贵了,只能展出复制品?
看过了史前时期,我又看了新石器时期的文物。我先看了仰韶文化陶器,仰韶文化距今大概7000年到5000年,仰韶文化是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对仰韶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然后发现了很多彩陶,并命名为仰韶文化。
这个鱼纹彩陶盆大家也不陌生吧,这个也是写进历史教科书里的东西,只是我拍的这个盆因为灯光关系,鱼纹看不清楚。
这件鹰形陶鼎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件文物,圆润喜庆。
以上拍的鱼纹陶盆,鹰形陶鼎都是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文物,下面这件涡纹彩陶罐是仰韶文化晚期的文物。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物,距今5000年到4000年左右。
这是龙山文化代表器物,薄胎黑陶高柄杯,龙山文化也是属于新时期文化晚期文化,龙山文化出土地在山东地区,真心佩服先民的智慧,能做出这样漂亮的东西。
看过了龙山黑陶,我又看到了良渚文化里的玉琮。良渚文化也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4600年到4000年,是在江南地区浙江良渚发现的,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过很多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等文物。
看过了史前时期,然后就进入到夏商周展厅,因为我是没听讲解,是自己参观,所以是挑选了几件文物拍的,很多文物都来不及看,照片也拍的少,我尽量按照历史脉络来上传照片。
后母戊鼎也是很有名的一件文物,也是国博镇馆之宝吧,我上学的时候写作司母戊鼎,后来又改为后母戊鼎,这个是商朝早期的作品。
四羊方尊也是国博的镇馆之宝。是商后期东西。
大盂鼎原来和上博大克鼎是一对藏于上海博物馆,1959年大盂鼎调拨给了国博前身中国历史博物馆,而大克鼎就留在了上博,我在上博看过大克鼎。大盂鼎和大克鼎都是镇馆之宝。一个是国博镇馆之宝,一个是上博镇馆之宝。
这个“大浴缸”是虢季子白盘,是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至于用途说法不一。这个盘除了体量大,制作精美之外盘内铭文也是一宝,有很强的历史研究价值。
看过了夏商周,我又看到了秦汉文物。
这个应该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东西了吧,兵马俑,我在西安咸阳兵马俑博物馆,在陕历博(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都看过兵马俑,现在又在国博看到他们。
这个西汉彩陶兵马俑虽然比秦始皇兵马俑年代晚,但在精美程度上比前者逊色了很多啊。
金缕玉衣是西汉最最有名的东西了吧。我在南京博物馆看过一件金缕玉衣。
看过了秦汉,然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青瓷莲花尊是北朝时期文物。说明当时佛教已经深入人心。莲花代表佛教,老百姓日常用具用莲花纹装饰,就说明佛教已经流传很广了。
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应该是最棒的吧,在国博有复原的3D打印的佛教石窟寺展出,只可以我只拍了一张
这张照片拍摄的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石窟寺造像,所以也就一起放上来吧
看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物,看到了隋唐展览区,大唐是我国历史上的高峰,因为时间不够我只拍到了昭陵六骏,这六匹战马是李世民的坐骑,都是在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战死的,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阎立本之兄)和画家阎立本,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昭陵,我在西安碑林看到过昭陵六骏。这六匹马有四个真品在西安碑林收藏,2个被盗卖出国现在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所以我觉得国博的这6匹马是复制品。
什伐赤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特勒骠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青骓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飒露紫 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白蹄乌 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拳毛騧 现藏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看完了昭陵六骏,我又看到了一件国宝级文物,就是先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我在西安法门寺博物馆看到过很多出土文物,也包括这套秘色瓷。我在苏州博物馆里也看到一个秘色瓷莲花碗,已经成为了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博只展出了一个秘色葵口瓷盘。
看过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接着就是辽宋夏金元时期了,
这些文物就是元辽时期的,估计元辽时期文物不多所以就把这些小件放在了一个展柜里展出。
宋的瓷器是最有名的。下面这张照片里的右面大白碗是北宋定白釉划划莲瓣纹碗,定窑窑址北方保定地区,是北宋重要的窑口,以烧制白瓷最著名。左边的小香炉就是南宋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鱼耳炉。哥窑是宋朝四大名窑之一,也是唯一找不到窑址的窑口。哥窑瓷器最著名的就是瓷器表面的开片,有金丝铁线之称。
下面这个照片里的右下角小香炉就是宋朝四大名之一,官窑粉青釉三足炉。右上角是浙江龙泉窑的龙泉窑青瓷旋釉旋釉贯耳壶
宋朝除了五大名窑瓷器,出口海外的民窑也很多,这就是出口海外的宋朝船舶,装载的民窑出口瓷器
看过了宋,接着就是明朝了
明朝大明律是由国皇帝朱元璋颁布的,所以就把它放在明朝第一张照片。
明永乐大典也是赫赫有名的。是由朱棣下令编撰的。
永宣青花是指永乐,玄德两朝烧制的青花瓷,在青花瓷里堪称经典
明成化斗彩也是瓷器里的著名物件,我记得明成化斗彩最出名的是成化斗彩鸡缸杯
这个是明朝万历朝的盖罐,我不喜欢这个,我喜欢青花瓷
然后就是国博镇馆之宝之一的物件了。我放在明朝的最后。
凤冠正面
这是1957年明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孝端皇后凤冠。孝端皇后是万历的老婆。1957年发掘定陵导致了大量丝织品损坏,这也是唯一一次主动发掘。
明朝看完了,然后就是大清朝了。
努尔哈赤是大清在关外的第二代皇帝。
说道清朝是怎么也绕不过去康乾盛世的。这是在国博清朝史展馆里悬挂的两副巨大的画像,但是我没搞清楚谁是康熙,谁是乾隆。哈哈,就一起帖出来给大家看。
这本画册画的是康熙西征噶尔丹
这个金印用满,藏,汉三种文字刻成
这金册和金印就是说明了清朝对西藏的统治。
在康乾盛世里我比较喜欢雍正朝的瓷器,特别是这个胭脂水碗。我最不喜欢的就是乾隆朝的瓷器,花花绿绿的,一看就跟北方农村大妈家里的瓷碗一个模样。我还想看看慈禧的“天地一家春”款瓷器,但看了一圈没找到,因为时间不够了也就没继续找。
看过了清朝,最后就是民国时期。
这是我拍的唯一的一个民国文物,是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在就职仪式上宣读的总统誓词。到这里我就把国博的古代史展厅全部看完了。
看完了古代史展馆,我有抓紧时间看了一个屹立东方的展览。这个展馆在国博一楼,很显眼的地方,里面展出的全部都是当年的原物。
展馆最中间是一面五星红旗,是有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的共和国国第一面红旗。
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的三个大印章。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之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印。
应该是共和国的第一块中央人民政府木牌和第一块国徽
开国大典上使用的礼炮和开国大典上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红灯笼。
1949年9月27号,在人民日上刊登的国歌曲谱。
1949年9月30日在解放日报上刊登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全文。
第一界政协会仪代表签名,第一个就是毛主席签名,第二个是周总理。
“”屹立东方“”展馆看完了,也到了闭关时间,我只能离开国博,希望下次能有机会到北京旅游,再到国博参观。
我从国博出来,看到国博门口的大树上很多乌鸦在飞,后来听导游说天安门广场上有很多乌鸦。其实乌鸦是很聪明的一种鸟
傍晚时分在长安街漫步,感受帝都的大气很是惬意。下面就是拍到的几张长安街傍晚落日
落日余晖中的人民大会堂
余晖照耀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傍晚时分的天安门是国人心中圣地
我没有预约看降旗,进不去天安门广场,所以只能远远的看几眼。
这天我从国博出来,在长安街走了一圈,我在北京的朋友开车来接我,请我去一家据说是百年老店吃了一顿铜锅涮肉。
有没有北京的朋友来告诉我这家是不是百年老店啊
这种碳烧的铜锅上海也有,上海叫做紫铜火锅。
我朋友说这个酸梅汤很好喝,我喝了一杯,感觉一般般
这家店的羊肉很新鲜,我朋友说这家店的肉是天天鲜宰空运来的,他们家不用冰冻肉。
这个是我朋友点的韭菜花,是当做蘸料吃的,我尝了一点点超咸,我差点齁死,我朋友却说很鲜,我却受不了这种咸。
这一顿铜锅涮肉我们边吃边聊,吃到了十点多,一共花了406元,说句实话我觉得比上海的贵多了。
吃完了我朋友开车把我送回酒店。这次携程给我安排的是北京北京丽都皇冠假日酒店。是五钻酒店,注意不是五星酒店。五星级酒店由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定,五钻酒店也不知道是哪家评定的,一般很容易混淆。
酒店外观
下面几张照片是酒店大堂
这是酒店大堂吧
酒店大堂里有一个柜台出售酒店西饼房做的蛋糕,看起来很棒,只不过价格真心贵。
这是酒店大楼外观和酒店大堂的一些照片。我在办理入住的时候要求高楼层,前台小姐姐很温馨的为我做了免费房型升级,由原来的低楼层双床房,换到了高楼层大床房。
房间内的大床,真大。
窗前的单人沙发。
床边柜上的钟
房间内的迷你吧台,除了电水壶,杯子还有免费茶叶咖啡。吧台下面是小冰箱,里面的留酒和饮料都是另外收费的,只有矿水可以免费提供
卫生间也挺大,挺干净的 有淋浴房和浴缸,不过我在酒店入住的四个晚上都是洗淋雨,浴缸一次都没用过。
房间衣柜里的两件毛巾浴袍
浴缸上提供的香皂。
洗漱台上的洗漱用品。
我在房间里洗完澡,把窗帘拉开,打开窗,发现外面噪音很大,原来窗外就是高速和铁路,后来问了导游才知道酒店紧靠这北京四环,窗外是北京四环所以一开窗就很吵。
这是入住当晚拍的酒店客房窗外四环。
这是第二天早上我拍到的窗外风景,可以清楚的看到窗外的四环和铁路。
第二天 天坛,天安门,故宫,前门大街
12月9号第二天,上午游天坛,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下午游故宫,晚上我自己去前门大街
在北京的第一晚我睡的不错,第二天一早起来天气也不错,冬日阳光明明媚,我赶紧下楼去吃早饭。一下是酒店自助早餐的一些照片。总的来说我对酒店自助早餐还是比较满意的,中西式早点,饮料,水果等都有了。
酒店餐厅内景
酒店餐厅内景
酒店餐桌
酒店餐厅全貌
下面就是酒店自助早餐的食品。我首先看了中式早点
油条和炸馒头
这张是中式点心,菠萝酥和叉烧酥
下面几张是酒店早餐提供的几款包子馒头
菜包
葱油花卷
豆沙包
煎饼和煎包子
酒店早餐提供的蒸杂粮
蒸玉米
蒸胡萝卜
蒸南瓜
煎饺
这个在北京叫做班戟饼,其实就是上海的米饭饼
酒店自助早餐提供两款粥,一款白粥天天有,一款花式粥,有小米粥,红豆粥,燕麦粥等,每天不同。
酒店早餐提供的小米粥
酒店早餐提供的燕麦粥
下面就是西式早餐了,放在玻璃柜里都是比较高档的西式培根。我对这种东西不感冒,所以也没仔细看是啥,也没有吃。
各种西式肉肠和培根肉
西式面包
下面两张是四款鸡蛋
水煮蛋和双面煎蛋
茶叶蛋和白煮蛋
我以为是炒面,结果是炒饼。我吃了一些,我不喜欢吃,觉得吃不惯
下面是几款蔬菜
大清早的我不喜欢吃肉,所以一个都没吃,不知道味道如何
豆腐脑
这是豆腐脑的酱料
下面是几种蛋糕和西点
下面是几款酸奶
下面三张照片是现煮的面条馄饨
如果想吃面条可以自己选好食材让厨师现煮
这是各种菌菇
三种蔬菜
我吃了一碗现煮馄饨,一点都不好吃。
下面是水果和果汁
下面就是在入住酒店期间我吃的早餐
酒店早餐每天提供两款粥,一款白粥每天都有,还有一款花式粥,有小米粥,红豆粥,杂粮粥等等每天不同
第一天我喝了一碗燕麦粥,这个双面煎蛋加点生抽很好吃,我每天吃两个双面煎蛋。
小米粥熬的很浓稠,我很喜欢
第二天我喝了小米粥 这碗小米粥熬的浓稠很好吃,我喝了两碗
第三天我吃的牛奶喝西点
让厨师把切片面包放在烤炉里烤一下,再抹上黄油吃,非常的香,就是不能多吃,黄油吃多了太腻了,难受。
肉包,和上海的肉包不一样
豆沙包,包子里的豆沙馅料太少了
第五天也就是最后一天早餐,我又喝了两碗小米粥
我出发的前一天携程金牌导游卢导就加我我的微信,并和我约定早上8点半在酒店大堂接我。其实那时候我还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15人旅行团只有我一个人。一直等到我在酒店吃完了早餐,在大堂和卢导见面了才知道只有他带着我一个玩,然后就开始了一导一游的一个人的旅游团的游览模式。
我吃完了早餐,时间还早,卢导还没到,我就在餐厅里泡杯茶喝喝茶,等着他,酒店早餐提供的茉莉花茶很香。
今天是五日四晚北京游的第二天,按照行程今天第一站去的是天坛。所以卢导就开着他自家的小车载着我来到了天坛,然后开始带着我游览和讲解。
首先带我来到了天坛导览图前,。跟我讲了天坛的大致情况。
我们从天坛北门进,首先看到的是导览图。天坛就是古代皇帝春天在祈谷坛祈谷,夏天在圜丘坛祈雨的地方。
进入天坛首先看到的是古柏,天坛里有很多的古柏和古槐树,以前有种说法是“千年松树万年柏”。柏树的寿命是很长的,所以有松柏长青的说法。
这是天坛里最著名的九龙柏,就是树干上弯弯曲曲的象九天龙环绕古柏一样。这棵九龙柏位于天坛回音壁外面。
沿着七十二连廊走就可以看到祈谷坛和祈年殿,这里就是古代帝王春天祈谷的地方,祈求每年的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在历史上我们一直是农业社会,所以农业对古代帝王就是国运根本,也是他能坐稳皇位的根本。
这是站在祈谷坛和祈年殿前拍摄的。
祈谷坛是个三层汉白玉坛,最上一层的排水口雕成龙头样式,叫做龙出水,中间一层排水口雕成凤头样式叫做凤出水,最下一层排水口雕成云朵样式,叫做云出水
这是祈谷坛嘴上一层的龙出水
祈谷坛中间一层的凤出水
祈谷坛最下一层云出水
祈谷坛汉白玉栏杆上各种柱头
这是祈谷坛上的丹陛石
登上祈谷坛就是祈年殿
这张拍摄的是祈年殿里供奉的“皇天上帝”神位 写有满汉两种文字。我感觉这里供奉的就是天上的皇帝,所以地上的皇帝要来祭祀天上的皇帝。
祈年殿内景
祈年殿内雕金花的柱子是从下到上贯串整个祈年殿的8根龙井柱。
祈年殿内盘龙纹梁柱
看完了祈谷坛和祈年殿,我门来到祈年门
祈年门全貌
从祈年门门洞里可以看到祈年殿
祈年门是天坛祈谷坛和圜丘坛的分界
祈年殿匾额,可惜照片拍的匾额看不清。
北京很多古建上面都用网罩起来了,据说是防止鸟类在梁栋里做窝。这也是对古建的保护。
在祈年殿的门洞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回音壁
穿过祈年 门就是丹陛桥,丹陛桥是链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一条道路。
这张拍的就是丹陛桥,中间有点弧度的大块石头砌成的是皇天上帝走的,两边的小块砖铺成的路,东面是地上的皇帝祭祀时候走的,古代以东为贵。西面是陪祀的王公大臣走的。说实话我真搞不清楚两边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呵呵。
丹陛桥走到尽头就是皇穹宇,紧连着皇穹宇就是三音石,号称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三声回音。
这块就是三音石,因为这里是整个回音壁的圆中心,所以在这块石头上拍手可以有三个地方的回音过来,所以叫做三音石。
这是三音石石刻
三音石石刻上方就是皇穹宇丹陛石,现在都玻璃罩保护起来了。
这是皇穹宇栏杆柱头,雕刻的都是祥云和游龙
看过了皇穹宇,然后就是天坛的重头戏——回音壁。
回音壁大家都应该知道吧。因为它太出名了。
下面这张照片里上铺蓝色琉璃瓦的园型墙壁就是回音壁,因为回音壁的壁砖上都被刻满了字,所以现在都用栏杆围起来,人不能只能站在栏杆外,手伸出去碰不到回音壁壁砖。
下面这张就是刻满字的回音壁壁砖
看过了回音壁,然后就是圜丘坛
这个就是圜丘坛全貌照片, 照片里一根高高的杆子叫做望灯,是祭祀时候在高杆顶端点灯用的
圜丘坛最上一层中心这个园石就是天心石
圜丘的上层台面四周环砌九圈台面石,中心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十八块石板,以后依次递增九块,个个哥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
这张照片上部一排8个类似于水缸的东西就是祭祀时候焚烧松枝等物品的焚烧缸,这也就是和现在我们祭祀逝者焚烧冥币锡箔元宝一样。
天心石外围石是9的倍数铺成,也就是天心石外第一排9块石头,第二排18块 ...... 以此类推。圜丘坛下面的地面都是汉白玉铺就,只有在天心石四周用的是艾叶青石铺成,这张照片上有一块块花纹的石块就是艾叶青石,
以上两张照片是圜丘坛汉白玉栏杆上的柱头
这张是在圜丘坛上拍天坛棂星门。
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圜丘内外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称“云门玉立”。
下面三张是成贞门成贞门是天坛圜丘的四天门之一,门北接祈谷坛丹陛桥,故成贞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成贞门形式如昭亨门,但规制略隆于昭亨门,成贞门中门券拱高达7.2米,侧券门拱高5.2米。
从成贞门门洞里可以看到祈年殿
看完了圜丘坛在出来的时候又顺道看了七星石。现在有8块石头,是乾隆加了一块,代表大清的发家地满洲,七星石寓意天下一统,华夏一家。
看完七星石,天坛游览也结束了,卢导带着出了天坛公园,直奔天安门,开始今天的第二个项目——天安门广场和天安门城楼。
从天坛公园出来,我坐着卢导的车直奔天安门广场,小车一直开到了天安门广场附近的南池子大街,我就在南池子大街和长安街的路口下车卢导去停车了
这就是南池子大街,正对着长安街
这个排楼门洞外面就是长安街
这是我在南池子大街路口拍的长安街
在南池子大街路口拍摄的长安街
在南池子大街和长安街路口拍到的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池子大街
南池子大街一圈红墙,这就是明清两朝的皇城墙了,那时候老百姓要进入皇城墙之内是要杀头的,北京别称皇城脚下大概指的就是这儿吧
皇城墙
在南池子接里面一些还有一个500年未曾开放的地方——皇史宬。“宬”这个字都cheng(成),指古代的藏书室。所以皇史宬就是明清两朝皇家的藏书楼和档案库。
等卢导把车停好了,查看手机预约单,排队,过安检。卢导就带着我看天安门广场
进天安门广场安检口
进天安门广场过安检的排队人群。
我是第一次到北京旅游,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我还是很激动的,毕竟这里是国家心脏。来到天安门远远的就看见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远望人民英雄纪念碑
下面这张人民英雄纪念碑夜景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到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文
毛主席题词白天看不清楚,晚上在灯光下看的比较清楚
看过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又去看了毛主席纪念堂。我是提前预约了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然后我就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纪念堂里面是不能拍照的,所以我我只能拍了一些纪念堂外面的照片。
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是当时的华国锋主席题写的,华主席的字也超级棒啊
华主席题写的“毛主席纪念堂”
这是毛主席纪念堂出口拍摄的纪念堂全貌。
从毛主席纪念堂出来。继续沿长安街往前走,就远远的看到了正阳门,我赶紧跑过去拍个照
正阳门前面是大前门,出了大前门就是前门大街。
从正阳门门洞里可以看到前面的大前门
从正阳门回过来就是重点了,卢导就带着我走向天安门。
拍摄的天安门全景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现在是由中央美院的葛小光来手工绘制,他也是建国后第四代画伟人画像的画家。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每年更换一次,每年国庆节前把新的画像挂上城楼。
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大国徽,昨天我在国博看到的开国大典时候用的国徽是木质的,现在不知道是啥材质,也不知道是第几代的。
天安门城楼前的一对石狮子
我忘了这个母狮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
这个是公狮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我只拍了一个华表,华表上的小动物叫做“望天吼”这个华表在天安门城楼外,这个望天吼应该加做“望君归”。在天安门城楼里的华表上的望天吼就叫做“望君出”
帅气武警小哥哥
这一张是在天安门城楼金水桥前拍摄的,最为正的一张天安门城楼照片
这是我夜游天安门广场拍到的天安门城楼,真大气,雄伟,漂亮。
卢导带着我穿过天安门城楼下的门洞去故宫参观。毛主席画像下面的中间那个大门洞是不让走的,我们走的是边上的门洞,四周都是人,我都不能拍照,拍出来全是人。穿过的天安门城楼,我才拍了一张天安门城楼的背影
天安门城楼背影
从天安门中间最大的门洞里可以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人民大会堂
穿过天安门城楼就是端门了,也就是故宫大门了,“故宫博物院”五个大字是郭沫若先生写的
现在开始正式游览故宫,故宫是北京游的重头戏。穿过端门就正式进入故宫了
端门的门洞
端门的城门墙,九九八十一颗门大铜钉,九乃至阳之数,这里就是皇帝的地方,所以要九排每排九个铜钉
穿过端门就是午门,我问卢导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推出午门斩首”的刑场?卢导说我是小说电影看多了哈哈。现在午门是故宫售票安检通道。午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
午门正面照 照片右下角就是进入故宫安检检票亭
午门匾额,城楼上金色琉璃瓦 画栋雕梁 大红描金格窗,汉白玉栏杆,已经城墙上的垛口
午门城楼上东边雁翅楼
午门城楼上西边雁翅楼
排队检票,过安检,进午门,再回头看,从午门门洞里进来的人群是乌泱泱一片啊
这是在内金水桥上拍到的汉白玉栏杆柱头
故宫里面真大,宫殿真多,我都有点晕头转向了,已经搞不清楚眼前是啥殿了。
故宫里的铜狮子
汉白玉龙吐水
汉白玉栏杆柱头祥云纹饰
下面就是故宫里的重中之重了。卢导带我首先看了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宝殿,是故宫三大殿之首,是古代皇权象征。具体介绍我不写了,各位看看照片就行。
远远的就看见了太和殿,三层台基十一间面阔
太和殿广场上的地砖,已经坑坑洼洼了
太和殿三层台基汉白玉楼梯上都是雕花的
金色琉璃瓦顶太和殿匾额
太和殿三个字是康熙朝大臣励杜讷所写。
这张照片拍的是太和殿房梁上画的龙图案
北京所有古建内部都不开放,故宫尤其如此,在三大殿最高层台基上三大殿门外远远的就设置了栏杆,只开了中间一扇门看不到里面全貌,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从太和殿门外往里看到里面的房梁上的画貌似没有修缮,显的黯淡无光,和外面修缮过的完全不能比
这张照片拍的是故宫里最出名的一块匾“建极绥猷”匾,是由康熙题写的。因为是在门外拍的,拍不到全貌,只能拍到绥猷两个字。我是12月9号去参观的故宫,离开冬至比较近了,所以太阳可以照到这块匾上。这张照片右边红色的是太和殿门外的柱子,柱子上的红漆已经斑驳了。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往里走就看到了中和殿
中和殿也是近年没有修缮过的,匾额彩画都褪色了,看起来超有历史感
中和殿里的宝座和匾额,中和殿也是看不到里面的全貌。
褪色的彩画
红色的大门没有褪色,大门上镶的铜构建也褪色了,已经不是金灿灿的了
这是中和殿前的双龙戏珠玬陛石
双龙戏珠砃陛石两边的是台阶也是雕花的,现在都用围栏保护起来了。
看过了中和殿再往前就是故宫三大殿的最后一个殿——保和殿
保和殿里的匾额
下面两张照片是保和殿里的对联
保和殿前面的砃陛石,雕花石台阶
下面这张照片是保和殿后面的样子
保和殿后面的大石雕也是故宫里一宝,是故宫里最大的一块石雕
这块石雕上面雕的是龙,中间是祥云,下面是海水江崖
故宫的很多宫殿前都有这种大的铜缸,据说是装水的,为了灭火。大缸表面的金粉都被刮走了。
看完了三大殿已经1点多了,卢导说赶紧吃饭吧,在这个团的行程里今天是在故宫冰窖餐厅吃饭的,因为这个团只有我一个人,所以卢导就把在冰窖餐厅吃饭的58元钱退给了我。我就在故宫另一餐厅里吃了一碗杂酱面
这是我吃面的餐厅
故宫餐厅里的筷笼都是很漂亮的竹子做的。
这碗面55元,死贵死贵的,而且也不好吃,量也不多,我才吃了个6分饱
吃完了故宫里的天价面,又去看了钟表馆和珍宝馆,我报的这个团里是除了故宫大门票以外还包含了钟表馆和珍宝馆两个小门票。
故宫里原来的钟表馆在维修,现在的钟表馆地方比较小,很多钟表没有展出。我对钟表不感冒,也就看了一圈,拍了几个照片就出来了。
看完了钟表馆,来到了锡庆门。说句实话,我已经晕头转向了,已经不知道自己在故宫什么方位了,若没有卢导带领,我早就迷路了,哈哈。
穿过锡庆门,卢导又带我看了故宫里著名九龙壁
这条最中间的龙是正面的龙,也是正面的龙头是最难画最难雕刻的。所以我把这个龙单独拍个照
句传完这条白龙下面有一部分琉璃烧坏了,后来用木头补上去,当时骗过了乾隆的眼睛。现在因为风吹日晒,已经很明显能看到是木头补上去的
看完九龙壁,来到了宁寿门。我已经不知道这是哪个宫殿哪个门了
这是宁寿门前的砃陛石 上面是双龙戏珠,下面是海水江崖
宁寿门前铜狮子,这个是雄狮
这是雌狮子
穿过宁寿门就是皇极殿,皇极殿是宁寿宫区域里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一区建筑时,将宁寿宫改称为皇极殿,作为乾隆皇帝归政后临朝受贺之所。
皇极殿内匾额“仁德大隆”
传说这四个字是慈禧写的,慈禧的字毕竟一般般。
皇极殿内宝座
皇极殿没鎏金盘龙柱
皇极殿内藻井
看完了皇极殿,卢导又带我去看了珍宝馆,珍宝馆也是包含在门票内的,所以我也没在花钱。因为我对珍宝馆里的东西也不是太感兴趣,就随手拍了几张,珍宝馆里后半部分的藏传佛教文物倒是很有看头
看完了珍宝馆,我们去了故宫里的大戏楼——畅音阁。畅音阁也位于故宫宁寿宫区域,现存建筑为嘉庆年间改建后的规制。畅音阁为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与京西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为仿畅音阁规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大戏楼并称清代三大戏楼。
下面两张是藏音阁对联
阅是楼位于畅音阁对面,畅音阁大戏楼唱戏,帝后宗亲大臣就在阅是楼看戏
看完了大戏楼,我们来到了乐寿堂,可惜乐寿堂外观我忘了拍,只拍了乐寿堂里面的照片。乐寿堂也是在宁寿宫范畴内,慈禧晚年居住在乐寿堂
这是乐寿堂一宝——青玉云龙纹瓮青玉云龙纹瓮高70厘米,宽119厘米,重约2500千克。俗称“福海”。玉山原料来自新疆和田,由扬州玉工经四年时间雕琢,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完成。瓮雕九龙,底镌乾隆帝书《玉瓮记》。瓮下配海水纹铜座。象征“福如东海长流水
乐寿堂另一个宝——大禹治水玉山
在乐寿宫里又看了慈禧老佛爷的寝宫。我觉得夜里睡在这种地方会不会做噩梦?
看完了乐寿堂,又看了颐和轩,颐和轩也属于宁寿宫区域。颐和轩是乾隆退位后居住地方。
看完了颐和轩,随后看了珍妃井这个珍妃井可以说是大大有名,但我觉得井口怎么小,珍妃怎么被扔下去的?后来卢导告诉我外面的方形栏杆,中间的圆形井圈以及井圈上的铁栏杆都是后来装,原来是没有的,所以珍妃可以被崔玉桂扔下去
看完了珍妃井,来到了储秀宫,储秀宫也是很有名的一个地方,慈禧在这里居住,并在这里生下来同治皇帝
看完了储秀宫,接着一个地方又是故宫里的重头戏——乾清宫
乾清宫在明朝发生过“红丸案”“移宫案”,在清朝就是雍正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
熟悉清史的朋友对这块匾一定不陌生,这四个字“正大光明”是顺治所写,但让这块匾出名的莫属于雍正,雍正经历了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惨剧,创立了秘密立储制。清雍正元年八月十八日这天,爱新觉罗·胤禛特将储位之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定
文石台和江山社稷金殿位于乾清宫前面东西两侧,下面的石头台基是叫文石台,上面的金殿叫做江山社稷金殿,是铜铸鎏金的
看完了乾清宫,我想去看看大名鼎鼎的军机处,然后卢导就带我去看了军机处,没想到军机处就是这个矮平房。
看完了军机处,故宫也基本看完了,我们从东华门出了故宫
现在东华门是故宫参观的出口。东华门民间称为“鬼门”,北京故宫所有的大门都是九横九纵81颗门钉,只有东华门少一行,是72颗门钉。有一种说法是皇家如果有人在紫禁城去世,由东华门把死人棺材抬出去。
看完了故宫,今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但我觉得晚上的时间也不能浪费,就问卢导,夜里在天安门附近有啥玩的,卢导就推荐我去前门大街,他让我穿过天安门广场,穿过正阳门再穿过大前门就是前门大街,他还推荐我去吃前门大街上的“方砖厂69号”的炸酱面。
我和卢导从故宫出来分手,约定了他明天到酒店接我时间后,我自己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了广场上的余晖
远远的看到一排三军仪仗队,原来是天安门广场上降旗时间到了。
看降旗的游客超多,我没事先预约看降旗,只能远远的看完了降旗后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上也亮灯了。我觉得在
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基座浮雕
在灯光照耀下夜里的天安门广场比白天漂亮多了
我在天安门广场上走了一圈,远远的看到看正阳门和大前门。
从西河沿街走,过了正阳门和大前门就可以到前门大街
正阳楼再往前走就是大前门
这是大前门背影,也就是靠近前门大街那一面的
走过大前门就可以看见前面大街排楼了,真热闹,人真多。这个排楼也是北方特色浓郁。
这个好像是在前面大街牌楼后面的第一栋建筑
稻香村也是百年老店,稻香村点心也是赫赫有名
廊房头条胡同排楼,这个名字太有北京特色了。
这里的排楼真多,我又看到了全聚德排楼
全聚德烤鸭全国有名,只可惜我是一个人出游,一个人吃烤鸭太浪费,所以我只能看看的份了。
东来顺也是有名的主
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卢导推荐的方砖厂69号,吃杂酱面的地方。
吃杂酱面排队的人大概有二三十个吧
我想来也来了就排排队吧,也吃吃北京特色炸酱面,还好排队时间不长大概二十来分钟就排到了,只不过是和别人拼桌吃面,我反正是一个人,拼就拼吧。
上桌的是两个拼盘,这是第一个拼盘,中间是一小碗有肉丁的酱,然后是拼盘里是6样菜码
这是第二个拼盘,中间是一些炒鸡蛋,外加6样菜码,所以加起来正好是一个酱,外加13样菜码
这是一大碗面,可以碗大,面条少
杂酱面是拌面,我又另外叫了一碗菌菇丸子汤。这碗汤味道一般般,不怎么鲜。
店家服务员把面条端来的时候说了,先把酱里的油倒在面条里拌开。
第二部把酱再倒在面条里拌匀
第三部才是把所有菜码放在面条里一起拌着吃
这碗面条很劲道,整碗面味道也不错,只是美中不足的是我觉得吃了不舒服,原因是这时候是大冬天,除了面条是热的,13样菜码都是冷的,这碗面条就变成和夏天吃的冷面差不多了,面吃完我也感觉身上越来越冷,浑身没热气了。第二天卢导我问昨晚有没有吃方砖厂69号的炸酱面,我说了,越吃越冷。卢导就说这原本就是北京贫穷老百姓吃的,下点面条,家里有啥剩菜往面条里一拌就吃了,到后来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也开始这种吃法,只不过菜码变的精致起来了,到现在炸酱面已经是北京特色美食了,变成北京小吃名片了。
吃完了杂酱面,看到了大栅栏铁门,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栅栏啊,我果断走了进去。大栅栏里的人比前门大街上的人多多了
我在大栅栏·里又看到了一家稻香村,北京有多少个稻香村啊?感觉到处都有稻香村。
南门涮肉也是北京名店吧
在大栅栏里看到了六必居,六必居酱菜也是大名鼎鼎,
下面两张是六必居大门口左右两边的铜像
这是六必居里的酱菜柜台,我在这里买了一个酱黄瓜,一个宝塔菜回家,回到上海后吃了一口觉得齁咸齁咸的。
买完了六必居酱菜,我也该回酒店休息了,然后从原路返回,到天安门广场坐地铁再换公交回酒店
北京的地铁还是比较深的
北京地铁站历史感比较厚重,因为有好多大柱子。
坐了几站地铁,又换乘了3站路公交才到达酒店。北京的公交上车要刷手机,下车也要刷手机,比较麻烦。
第三天 颐和园, 圆明园,恭王府
12月10号第三天,跟团游的行程上今天游览是颐和园,圆明园。然后我自己又去了恭王府。
今天一大早,卢导就开着自己的车把来到了颐和园
颐和园三个子是清朝严寅亮书写,严在光绪十七年(1891年)被清廷征召,参与颐和园匾额的书写工作,并且他的作品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青睐和朱批录用。
颐和园大门外一对的狮子,但我只拍了一个,另一个忘拍了。
进入颐和园大门后的第二道门是一个排楼。这个排楼也是仁寿殿正门,所以叫做仁寿门
仁寿门砖雕户对
仁寿门排楼两侧各有砖雕影壁一座中间是一条大龙,四周四个角四条小龙,大气,精致
看过了大影壁,就是仁寿殿前的大寿星石
寿星石正面
寿星石反面
这是仁寿殿前的铜麒麟
这个麒麟腿被炸断后修补的
看过了仁寿殿前的麒麟,这张就是斜拍的仁寿殿全貌了。仁寿殿原名勤政殿,光绪重建时取《论语》中的“仁者寿”句,改称仁寿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是帝后们夏天来颐和园避暑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主殿座西朝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是清末慈禧与光绪的办公室。成为当时北京的另一个政治中心。
这张是仁寿殿斜拍的全貌照片
仁寿殿原名勤政殿,光绪重建时取《论语》中的“仁者寿”句,改称仁寿殿,即施仁政者能长寿的意思。是帝后们夏天来颐和园避暑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主殿座西朝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其功能相当于故宫的乾清宫,等级相当于故宫的太和殿。是清末慈禧与光绪的办公室。成为当时北京的另一个政治中心。1
仁寿殿里的这块"大圆宝镜“匾也有个传说,”慈禧曾在仁寿殿内当着光绪的面亲手打骂过珍妃,西行逃难前又害死了她。从西安回来后,慈禧好几次见到披头散发、浑身湿透的珍妃来到仁寿殿,吓得不敢再来。主人不敢前来办公,这还了得,大臣们无奈,竟然请了巫师做法,这才有了这块匾,是用来照珍妃这个妖魔的。慈禧非常钟爱这块匾,在排云殿和故宫储秀宫都有同样的匾额。
仁寿殿彩画
仁寿殿前露台上陈列着左右相同的铜制的龙、凤、香炉、太平缸。
仁寿殿内部,因为所以古建内部都不能进入,所以只能远远的拍几张照片而已。
那时候已经有电灯了
看过了仁寿殿,我们来到昆明湖边上,卢导和我在昆明湖边上看风景,卢导还给我讲解了颐和园历史,而我却被冻了个半死(第二天也就是12月10北京下了2023冬天年第一场雪)。
昆明湖湖面都结冰了
在昆明湖岸边遥望对面的福山佛香阁
在昆明湖岸边遥望对岸的大西山
昆明湖上著名的17孔桥,只可惜昆明湖湖面结冰,没有游船到对岸,所以也只能遥望17孔桥了
看过了昆明湖,又来到昆明湖畔的玉澜堂。玉澜堂是光绪帝寝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把光绪囚禁在此
玉澜堂正殿全貌
现在玉澜堂正殿照片 里面陈设大都是乾隆时制品,御案后紫檀木屏风很有特色,只可惜玻璃窗反光照片怕的不清楚。
看过了玉澜堂,又看了夕佳楼,夕佳楼位于昆明湖东北岸,从字面就可以知道夕佳楼是观赏夕阳最好的地方,据说是乾隆很喜欢这个地方。
看过了夕佳楼,来到了和玉澜堂一起的宜云堂
这是宜芸堂第一道门,宜芸门
宜芸堂曾经是隆裕皇太后寝宫,这个隆裕皇太后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后,她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伯母。也是在她主政期间发布了著名的“清帝逊位诏书”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
这是颐和园里著名的凤压龙。卢导说这只是拍慈禧马屁罢了。
看过了凤压龙,又看了乐寿堂
乐寿堂是慈禧寝宫。
乐寿堂门前左右两侧放有铜鹤,铜鹿,铜花瓶,取“;六合太平”之意。
乐寿堂门前铜鹤
乐寿堂门前铜鹿
乐寿堂门前铜花瓶
铜花瓶上铸有“天地一家春”印,这是慈禧喜欢的一句话
这是颐和园另一景点——青芝岫,是一块被乾隆命名为“青芝岫”的大石头,乾隆很喜欢这块石头,而我却觉得奇丑无比,所以我不是当帝王的料吧,呵呵。
这张照片上部一个门型架子就是昆明湖边的龙灯杆。双木柱,上绘金色云龙,上托半圆形透雕龙纹的镀金铜梁,两个龙纹奉着一个红色铜珠,铜珠下有滑车,夹杆石0.64米见方,高1.3米。清光绪年间,每天晚上太监会用滑车在龙灯杆上吊起一架汽灯,照亮昆明湖面
乾隆手书青芝岫。青字已经看不见了
青芝岫 背面照片
看完了大石头然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非常非常著名的彩绘长廊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颇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彩画的内容多为山水、花鸟图以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情节。画师们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浓缩在这长长的廊子上。
邀月门后面就是颐和园著名的彩绘长廊,每一格长廊都绘有不同的内容。
由于长廊彩绘内容太多了,我也只能拍几个而已。
这张画的是三国演义题材——刘关张三顾茅庐
这张画的是喜鹊
这张画的是西游记
这是牡丹
喜鹊和桃花
这张画的也是牡丹
这张画的是元曲琵琶记
这张画的是菊花
这张画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颐和园彩绘长廊有四座凉亭,代表了一年四季。我只拍了一个凉亭和题词
凉亭藻井
卢导带着我从昆明湖穿过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远远的就能看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
要到万佛阁,首先到的是排云殿,排云门是排云殿的第一道门,然后逐次高升的殿阁直到最高处的万佛阁
这是排云门前的一对铜狮子,我只拍了一个。
这是 排云门九龙斗匾
进入排云门后在内金水桥上看万佛阁。
穿过排云门后是排云殿二宫门
排云殿二宫门上有为慈禧祝寿题写的“万寿无疆”匾
这是万寿无疆匾上的慈禧印章 我也不知道三个印章里哪个是慈禧的。
穿过二宫门就是排云殿。
排云殿前的“大圆宝镜”匾
排云殿前有铜凤,铜龙各一对,铜缸四个
排云殿前铸造的铜凤,在铜龙之上
排云殿前铸造的铜龙
排云殿前的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前四个铜缸均铸有“天地一家春”、“光绪年制”的款识,象征“金瓯无缺”和“五行镇火”
穿过排云殿就看到高高的楼梯。
看到这么高的石梯,真心有点怕,但为了看万佛阁我还是决定拼一把老骨头,爬上去。
在半山腰不到,举头就能看到德晖殿和万佛阁匾
终于爬到半山腰的德晖殿
下面这几张都是在德晖殿里拍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的文字标注写错了,应该是德晖殿内景
穿过德晖殿
这张照片文字标注写错了,应该是德晖殿背后
下面两张照片是在万佛阁半山腰上拍到的左右两边的建筑
万佛阁半山腰上看昆明湖17孔桥
这是在万佛阁半山腰上看昆明湖
最后终于爬上了万佛阁
下面是在万佛阁外看昆明湖的风景
下面三张是万佛阁内千手观音像照片
看过了万佛阁内的千手观音像,再往后就是万佛阁最高处众香界,只可惜我去的时候没开放
通往众香界的大门紧闭。我只能折返下山
我在折返下山后又在半山腰看了一会风景
我下山后跟着卢导往外走,顺带有看了一延年井,传说是慈禧喝这个井里的水活了七十多,不过现在这个井是
1984年修复的,“延年井“三个”隶书是当代书法家王遐举题写的。
颐和园游览结束了,然后该吃午饭了。从颐和园出来,路过一个叫做西苑美食城的地方,我就在这里简单吃了一顿
天太冷,我就选里一家小火锅店,点一个蔬菜锅小面有明火加热,右边一个不锈钢小园盒子里是饭,一共花了26元。虽然味道一般般,好在是小火锅,吃完了身体也热乎了,比较爽。
吃完了饭,下午卢导又开车带我去了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里面很大很大,能看的也只有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荒废了。这是圆明园入口的主路
到圆明园首先看的就是大水法,我想这个作为国人应该都很熟悉了,小学中学的历史课本里都有这张图。
看过了大水法,然后看大水法对面的观水法,就是专门看大水法的地方。
这个在大水法对面,照片下部园的平台上面是皇帝宝座可以坐着看大水法喷水。照片里上部五块石雕排列成半圆形屏风作为装饰,石雕内容都是西洋物件,我也看不大懂究竟是啥西洋物件
在观水法旁边是一个大蓄水池,也叫锡海,这个地方比大水法高,蓄水池里蓄满水就利用水位高低落差,使大水法里的喷水装置喷水
看完了大蓄水池,又看了圆明园里最最著名的12兽首,只不过这12个兽首都是复制品,不是原件,已经回归的7个兽首有几个不在圆明园保存,7个回归的兽首中牛首、猴首、虎首、猪首现存保利艺术博物馆;鼠首、兔首现存国家博物馆;马首则在澳门葡京酒店展出;还有5个兽首在哪里?希望也早日回归。
在这个12兽首复制处后面的屋子里有一些圆明园的散落石构建
海晏堂才是原来12兽首安放的地方。
这个像一个珍珠贝壳的东西在海晏堂中间,两边个有6个兽首,安照12个时辰喷水
我还在圆明园里看到了一些废墟
看完了海晏堂来到了方外观。“方外观”为一座清真寺,是乾隆的爱妃(即容妃,也称香妃)做礼拜的地方。
还看了当时养孔雀的地方
黄花镇迷宫是在圆明园里中秋节供皇帝后妃宫女们游玩的地方
在圆明园里最后又看了谐奇趣,是圆明园里第一座欧式水法大殿。
这是谐奇趣的菊花喷水池基座,这个基座是经过修复的。
圆明园看完了,今天的旅游行程也结束了,我看时间还早,就让卢导送我去了恭王府,我自己去游览恭王府。在恭王府门口和卢导分手。并约定了明天他来接我的时间。
在卢导的车上我已经在手机上购买了恭王府的门票,卢导把我送到恭王府后就走了,我也在恭王府入口处和其他九个游客拼了一个私人导游,每人40元,给我们在恭王府里讲解。下图右下角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的就是拼导游的游客。
清咸丰元年(1851年)恭亲王奕訢(他就是和慈禧在咸丰帝死后发动辛酉政变,把咸丰指定的8个顾命大臣打到,为两宫垂帘听政打下来基础)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但是现在恭王府最著名一个主人就是乾隆朝的大贪官和珅。
恭王府大门内房顶彩画
进入恭王府,首先看锡晋斋,看锡晋斋首先看恭王府里的一宝——云停石这块石头是恭王府的核心,
这件石盆景上的假山石头叫做“云停”,因为它能将石盆中的水自动吸上去,然后从石头顶部的小孔中冒出来,久而久之石头上经过水的滋润就长满了青苔。更神奇的是,到冬天时候将冒着热气的井水倒入石盆,接着就能看到井水被吸上了,并且在石头顶部还形成一层薄薄的水蒸气,就像云雾停留在山顶,故此也得名“云停”。据说,曾经乾隆皇帝也想要这件“云停”,但后来被和珅婉拒了 。1976年唐山大地震,这块云停被震落在地,摔成5块,后虽然修复,但已经不能吸水了也没有了云停现象
看过了云停盆景,就看锡晋斋。
锡晋斋即为恭王府“楠木殿”,殿内雕刻皆为楠木所成,是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建造的
乾隆帝死后嘉庆帝办和珅“僭越”大罪,其中一个理由就是这个和珅造锡晋斋用了金丝楠木大柱,因为当时规定只有皇家才能用金丝楠木
看完了锡晋斋又看了恭王府里的后罩楼,这个是据说这是和珅家的藏宝楼,楼后面有44个不同式样的窗格,一个窗格就是一个房间里面放有不同的珍宝。
嘉庆办和珅“僭越”另个理由就是这个二层的后罩楼,因为当时规定只有皇家才能造仙楼(所谓仙楼就是二层楼房)大臣家不能有二层楼房。
恭王府后罩楼44个不同风格窗格,我只随手拍了几个
在恭王府我还看了一些当初日常生活的场景
然后看恭王府西洋门
西洋门是花园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这也是恭王府的三绝之一,另两绝是大戏楼和后罩楼。
西洋门是恭王府后花园正门,进入西洋门来到后花园,首先看了送子观音石。我怎么看都觉得不像送子观音。
蝠池也是恭王府后花园的一个景点,据说是这个池塘像一个蝙蝠,所以叫蝠池
我也没看出来这个池塘哪里像一个蝙蝠
现在看恭王府另一重点,大戏楼
恭王府花园
下面的照片是恭王府后花园滴翠峰,滴翠峰下面是秘云洞,秘云洞里就是大大有名的乾隆题写的福字碑
滴翠峰下秘云洞内景
秘云洞内景
这就是恭王府另一宝,乾隆手书福字碑
从滴翠峰边上长廊往上就可以爬上滴翠峰顶部,到达邀约台
滴翠峰上邀约台是恭王府最高处
邀约台内部
邀约台背后的招财进宝
看完了邀约台恭王府游览就结束了,在从恭王府出来的时候最后看到了恭王府的大照壁。
看完了恭王府,也近黄昏,我准备去吃饭,吃完了就该回酒店休息了。卢导告诉我,从恭王府出来可以到走后海到烟袋斜街,那里有很多吃的。所以我就慢慢溜达到了后海,现在后海是酒吧街。已经没有了老北京风貌了。
本来我想坐北京人力三轮车,听听车夫的北京方言的,可惜到了人力三轮车站点,一辆三轮车都没有,非常的遗憾。
我终于晃晃悠悠的找到了烟袋斜街。
此时已经又累又饿了,也就没多拍照片,赶紧找地方吃饭。我在烟袋斜桥走了一圈,找到一家卤煮店点了一份打卤面和豌豆黄
说句实话我觉得帝都物价不便宜,比上海的贵
这碗打卤面味道一般般吧。一碗面吃了半饱。
这个豌豆黄有点类似于上海的绿豆糕,只不过把绿豆换成了黄豆吧,甜甜的有点冰冰凉。大该适合夏天吃。
吃完了打卤面和豌豆黄,我在附近坐地铁换成公交回到了酒店。我下了公交车,没有立马回酒店。就在车站附近转了一圈看看北京城市夜景。
我在路边一家小型超市里看到北京的蔬菜价格真心便宜,比上海便宜了不是一点两点,而北京的鱼和肉的价格和上海差不多。
北京蔬菜价格太太太便宜了
北京水果价格也比上海便宜。
我在北京街头还看到了一个书报亭,这点让我很意外,二十多年前上海街头是遍地这种书报亭,但现在几乎都销声匿迹了。说明北京人看包读书的习惯依旧保持的很好。我觉得生活在北京太幸福了,有便宜的蔬菜水果,也有书报亭可以方便购买纸媒。太好了。
在酒店附近逛了一圈,回到酒店,发现昨天送洗的衣服已经送回房间了,这个酒店的洗衣价格贵,但洗烫质量过关。我在酒店里洗了一套秋衣秋裤,一件衬衣,花了179元。价格偏贵。但衣服的洗涤和熨烫质量让我满意。
回到酒店10楼房间,洗完了澡,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喝喝茶了。坐在床边的沙发上,身后就是酒店客房大玻璃窗,打开玻璃窗冷风吹进来有点凉飕飕,听着窗外四环上的车水马龙声,我一个人在北京喝茶,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这是我自带的旅行茶具和铁观音茶,因为沙发后的落地灯灯光都是暖色调,所以拍出来照片颜色偏黄红色
喝完了茶我便上床睡觉了,明天是游览慕田峪长城,所以我希望今晚能睡个好觉,补充体力明天可以怕长城。
第四天 慕田峪长城, 雍和宫,中南海门口
12月11号第四天,今天按照旅游行程上是早上出发到慕田峪长城,下午返回市区外观水立方和鸟巢。然后我对卢导说从长城回市区我不看鸟巢喝多水立方,多余的时间可以到哪里游览,卢导推荐我去雍和宫。所以今天我的行程就是慕田峪长城,雍和宫,然后我从雍和宫出来看看时间还早,就又去了心中仰慕已久的中南海,在中南海门口拍了几张照。最终今天的行程是慕田峪长城,雍和宫,中南海门口
一大早起床吃完了饭,我早早来到酒店大堂等卢导,听见大堂里客人说外面下雪了,我赶紧跑出去看,果然昨晚下了雪,我在这里先说一句后话,这是2023年冬天北京下的第一场雪,等我12号结束北京旅游回到上海,北方又下一场暴雪,中央气象台对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发布了暴雪黑色警报。我很幸运见到了长城雪景,又躲过了一场暴雪。
晚上的一场大雪,让酒店外面的车道和绿化都积起了厚厚的雪。
大雪覆盖下的大树 特别漂亮,作为南方人,我是很少有机会看到雪景的。这漂亮。
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区,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我们顺利来到了慕田峪长城入口。
在这张慕田峪长城全景图里可以看到,我们从慕田峪村上山,步行一段山路乘坐游览大巴到缆车站点,再坐缆车上山,缆车终点在14号敌楼附近,在全景图上部可以看到长城走向和敌楼。20号敌楼是慕田峪长城制高点,往右蓝色的几号敌楼标志是经过修整的长城和敌楼,适合参观,20号敌楼往左,红色的几号敌楼标志是未经过修复的野长城,不适合旅游参观。在卢导提醒下,我事先在手机上面买好了缆车往返的车票,花了140元。
进入景区卢导也很兴奋,他说他也是很多面没见过这种长城雪景了,就决定和我一起上山拍点长城雪景照片。我们两人爬了一段山路往景区往返大巴站点走,沿路我拍了几张雪景照片。
我们坐上景区摆渡大巴
景区摆渡车看起来有点破旧,大概冬天是爬长城的淡季,坐摆渡大巴的游客很少。
摆渡大巴把我们送到了缆车站点。我们再坐缆车上山。
下面几张照片都是我在缆车上拍的长城和雪景照片。
这张是在缆车上拍的长城
这张可以看到山上雾气弥漫
这张是在缆车上拍到的最清楚的长城敌楼照片
缆车的山上终点在14号敌楼下面大平台上。下面照片里的敌楼就是14号敌楼,敌楼也叫敌台。照片里从缆车入口的牌子往下走几步就是缆车站点。
从缆车站点往上爬几个台阶就能登长城了,台阶旁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和5A景区标志。
这是毛主席题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碑。今天我也要听毛主席的话,爬爬长城,做一次好汉,哈哈。
下了缆车,看的第一个敌楼就是14号敌楼
我从14号敌楼开始往15,16号敌楼走。
这是在城墙下面的箭口,射箭用的
这是长城城墙上面的瞭望口。
我根本搞不清楚站在长城上哪边是关内哪边是关外,还是请教了卢导才知道,反正我看出去关内关外一个摸样。
15号敌楼内部已经被画成大花脸了,不知道当时的驻军如果看到这个会做如何想
看完了15号敌楼再回过头看看14号敌楼
在15号敌楼里拍16号敌楼
现在我去看16号敌楼
16号敌楼是一个比较大的敌楼,估计级别要比14号15号敌楼高。
卢导告诉我这张照片上的方框里应该有一块汉白玉牌子,上面雕刻着几号敌楼,但现在没有了
从16号敌楼往前看17号敌楼,往后看15号敌楼
看完了三个敌楼,时间已经到了12点45分了,我决定下山,因为这时候我已经饿的不行了,而且两只脚长时间踩在雪地里,感觉脚已经不是我的了。下面4张照片是在坐下山缆车时候拍的。
下到了山下,我就在山下的店里吃了一碗牛肉面
这碗红烧牛肉面40元,价格贵死了,非但不好吃我还没吃饱,所以说景区内不能吃饭啊。
吃完了饭,卢导开车往北京市区赶,按照旅行团队的行程来说,今天下午应该去外观水立方和鸟巢。我直接告诉卢导,这两个地方我不去看。那卢导就推荐我去了雍和宫。所以我让卢导把我送到雍和宫后就请卢导自便。
卢导把我送到雍和宫门口,我下车的地方是在国子监成贤街牌楼处,卢导告诉我雍和宫和国子监在一起的,只不过今天是周一,国子监休息,雍和宫不休息,所以我只能去看雍和宫。
雍和宫大门在雪景下也是很漂亮啊因为这不是在这个旅行团的行程里,没有导游讲解,我只能自己走走看看。
进入雍和宫大门,有一段笔直的道路,到雍和宫的游客和香客还是很多的。
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雍和宫二门昭泰门
免费得到一把清香
雍和门是过了昭泰门后的第三个殿宇,也就是一般庙宇里的天王殿
雍和门柱子上的简介铜牌
雍和门后面是御碑亭
御碑亭里的碑写的啥内容看不清,因为不能走近看。
御碑亭往后就是雍和宫,这就是相当于一般汉传佛教寺庙里的大雄宝殿了。
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题写的雍和宫额
雍和宫前的香炉,也是被白雪覆盖。因为去寺庙一般不能拍寺庙内的佛像,所以我只能看,不能拍,也只能拍寺庙殿宇建筑。
看过雍和宫再往后就是永佑殿,殿内正中供有三尊高2.35米的白檀木雕佛像
永佑殿白檀木大佛我也瞻仰了。
看过永佑殿,后面的大殿是举行法事的场所。我去的时候里面正好有喇嘛在念经。我赶紧跑进去听喇嘛念经,只是里面不能拍照拍视频,其实我真想拍喇嘛念经的照片和视频,后来想想算了,还是要遵守人家的规矩。
在大殿门外看到一个喇嘛,赶紧抓拍一个。
在这个殿里看了一会喇嘛做法事念经,等到喇嘛做法事休息的间隙,很多游客香客都会去写一张超度去世家人往生和为活人祈福长生的登记单,我也去写了两张一个是给去世家母超度的,一个是自己和家人祈福的。至于结缘费用是多少自便。只是雍和宫不接受手机扫码支付,只接受现在支付结缘,香客把现在放在一个盒子里就行,多少随意。而我又没带现金。雍和宫里的小师傅就说不给也可以,让我填好后给他就行。后来我还是和边上的小姐姐用手机扫码换了一百块现金,给老妈超度五十元,给家人祈福五十元。
这张白色登记单是给去世家母往生超度的,五十元忘记写了。
这张黄色的登记单是给在世的家人祈福的。
大殿前的转经筒,我也去转一下,祈求佛祖超度家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保佑在世家人健康平安。财源广进呵呵,在寺庙求财是不是不太好啊。
大殿后面就是万福阁,万福阁是雍和宫北最高的建筑。阁内供奉一地上18米、地下8米,总高26米的木雕迈达拉佛(弥勒站像),其主干由整棵白檀木雕刻而成。在来的路上卢导就向我介绍过这个白檀木大佛。现在看到真的高大雄伟,宝相庄严。
万福阁东西两侧是永康阁和延绥阁,中间以悬空阁道式飞廊相连通。我只拍了一个延绥阁,而且照片里的文字标注写错了应该是延绥阁,不是延经阁。
万福阁后面是绥成殿,这个应该是雍和宫最北段的建筑了。
绥成殿里展出了一些雍和宫旧藏的一些藏传佛教法器。
没想到能看到嘎巴拉鼓,在这里不能多介绍,感兴趣的看客可以自行百度。
看完了藏传佛教法器,雍和宫也就看完了。天色已近黄昏,我在网上搜了一家位于长安街上的全素自助餐——素虎,68一个人。就决定去吃这个,然后按照导航坐了地铁到了长安街,找了过去。
这小米粥就没有我住的酒店早餐小米粥浓稠,不过质量也不错。
几款汤羹
各钟蒸品
这个菌菇汤看清淡,汤很鲜。菌菇不多。
这几个玻璃盘里的点心我都不怎么喜欢,只有一款玉米饼我喜欢吃。
这个味道不错,就是狮子头面粉略多。
这个我喜欢,味道不错
我不爱吃萝卜,所以只吃了一块,觉得一般般
这一排都是凉菜,素色拉不错,不过奶油味偏少,凉皮不错的
拌木耳我很喜欢
圆白菜就是上海的卷心菜,在上海是不用卷心菜做包子的,所以我吃了一个尝试一下,一般般。
蒸南瓜我喜欢的,在上海蒸南瓜会淋上蜂蜜一起蒸,增加香甜味道,这里突出的是南瓜的原味,所以啥也没用,就是把南瓜蒸一下,吃的就是原汁原味。
这款廖糟园子在上海叫做酒酿园子,我很喜欢,连吃两碗。
吃完了全素自助餐,发现这个全素自助餐和老舍茶馆相邻,就信步走进老舍茶馆瞧瞧
二分钱的大碗茶是老舍茶馆特色,卖大碗茶的大妈看我在拍照就对我说:小伙子来喝完茶啊。我说大妈不是我不想喝,是我刚吃完饭,是在喝不下了。呵呵,下次去北京一定要喝大碗茶
第五天 国子监 太庙 老舍茶馆 下午飞上海
12月12号,第五天。今天是北京游的最后一天,按照今天行程是没有旅游项目的,所以昨天我在网上买好了国子监太庙的门票,上午去国子监玩,下午两点预约了携程专车送我去北京大兴机场,搭乘航班返沪。
早上在酒店吃完了早餐,办理里checkout.我在酒店门口叫了一辆网约车,把我送到国子监。然后我就准备拖着行李游览国子监,幸好国子监里有免费寄存行李,当我刷身份证进入国子监的时候,门口的工作人员主动指引在那里可以免费寄存行李。这点比国博做的好多了,不单是因为国子监是免费寄存行李(国博寄存行李花了12元)主要是国子监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真的很棒。相比之下国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就差很多了。在这里表扬一下国子监的工作人员。
网约车把我送到国子监排楼前,车不能进去了我就自己拖着行李走进去。今天北京雪停了,但积雪没化,白雪皑皑的国子监内风景依旧美丽
这是国子监第一道大门,集贤门。这是元代的木结构大殿,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建筑。
进入国子监大门集贤门,直接面对的就是至圣先师孔子像。每天早上10点多,有免费的讲解可以听,所以我就在集贤门里面,等着听免费讲解,可能是因为下雪的缘故,听讲解游客不多,大概有六七个游客吧。讲解老师首先领着我们给先师孔子像行礼。孔子像后面是大成门,从集贤门到大成门是国子监第一道院落。
这里的文字标注错了,应该是大成门,不是大成殿
下面两张是大成门左右两块石碑。
走过大成门后
穿过大成门,远远的看见大成殿。
下面两张是大成殿前的700年古柏。
这个是被称作“触奸柏”的古柏。传说这个古柏颇有灵性,把明朝严嵩帽子打掉了,然后不久严嵩就倒台了。
看过了大成殿前古柏,上台阶就是大成殿
大成殿匾额下方“万世师表”匾是由康熙帝在康熙二十三(1684年)年御笔题写。
这张照片就是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的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正位两旁,设有配享的牌位,复圣颜子(回)、述圣孔子(伋)、宗圣曾子(参)、亚圣孟子(轲),称为“四配”;东西两侧设有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孙师、朱熹牌位,称“十二哲”。因为大成殿内有围栏不能进入到最里面参观,所以两边的配享,供奉的食物等没拍到。
因为不能走近拍摄,是手机拉近景拍摄,所以不是最清晰、
清代自康熙皇帝始,每一皇帝即位,照例要到国子监讲学,原讲学处为国子监内彝伦堂,乾隆49年(1784年)增建辟雍,讲学处改在辟雍,称“临雍”。然后在孔庙大成殿悬匾一方,有的皇帝即便不“临雍”,也要照例题匾悬挂。1912年清帝退位,民国建立。1916年遵教育总长范源濂指示,将清帝题匾取下,改悬时任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匾。1985年,所有题匾重新复原陈列。只康熙题“万世师表”匾,改悬大成殿前檐下。
清朝历代帝王题写的匾
清代历代帝王题写的匾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帝王宣统帝溥仪题写的匾。
参观了大成殿,再看了崇圣祠
简单看过了崇圣祠,接着就是国子监另一重点太庙。太庙第一道门太学门
太学门上的太学匾额。
过了太学门就是琉璃排楼。
太庙琉璃大排楼后面是辟雍
辟雍往后是彝伦堂
看到这里国子监基本看完了,时间也快要12点了,因为下午约了下午2点的车送我去机场,所以我决定离开国子监最后去一次长安街。路过正阳门就拍了一张阳门雪景照
昨天晚上吃全素自助餐的时候看到了老舍茶馆边上是一家肯德基,是中国开设的第一家KFC。就拍了两张照片。中午我就在这中国第一家KFC吃了在北京的最后一顿饭。
吃完了KFC和送机司机约定的时间也到了,司机把我送到了北京大兴机场。我记得在出发前携程的行程上写的是返回是东航的航班,但临出发了给我的行程上却改为了联合航空的班机。所以司机就把我送到了大兴机场联合航空公司的入口处。大兴机场真大,真漂亮
在大兴机场每个航空司都有专属入口,入口处就对应各个航司的值机柜台。
原本行程上的起飞时间是17点10分,现在航班误点了,推迟了40分钟起飞。
终于看到飞机来了
误点了也只能等待了
终于可以上飞机了
等我上了飞机找到位置坐下,发现外面已经天黑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平稳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我的这场只有一个人的旅行团也了圆满结束了。我的这篇游记也写完了。最后我想说说这次只有一个的旅行团的感想,第一,本次旅行携程金牌导游卢导真心不错,讲解很专业,服务也很贴心。第二酒店质量不错,客房打扫的干净,早餐也中规中矩,该有的都有了。酒店缺点是地理位置较偏,紧临四环和铁路线,开窗较吵闹,酒店内二次消费价格贵。第三这个旅行团的安排一般般,国博,恭王府,雍和宫,国子监都不在行程里都是我自己去参观的。最后谢谢观看的各位看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