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幸福田园牧场春季即将启动春耕节。一犁新雨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同时也象征着辛勤耕耘的开始,羊群在新耕地上欢快奔跑,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石。在羊年的春天里,广州幸福田园牧场坚持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传承农业文化的同时,也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和故事。春天的到来,让我们期待广州幸福田园牧场带来更多的丰收喜悦!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二开始,乡村进入了繁忙的春耕季节,选种、踏田、开犁、插秧、采桑、喂蚕等,在二月二这一天市集里居住的人则要出去踏青、郊游,在踏青回家时,沿途采摘蓬叶拿回自家在门前拜祭,有“迎富”之意。在三月初,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三江向东大道的幸福田园犇牛牧场的春耕节也正式开幕,游客可以来体验舞龙舞狮舞春牛开耕仪式,参加采桑喂蚕、扶犁开耕、播种五谷、插秧莳田等农耕劳动。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按照民间传说,农历二月二后,潜龙从沉睡中抬头惊起,雷动风行,雷风相薄,引发春之生机勃勃,大仓满、小仓流……从这一天起,田间莺飞草长,地里农耕忙,一年的辛劳就从这会儿开始了。
三月一到,帘外春雨潺潺,春意阑珊。犇牛牧场的春耕节又热热闹闹开场了,今年春耕节的项目包括:春耕仪式、春耕民俗、春耕劳动、春饼制作这四大板块。
古代,每到开耕节,处处都要舞春牛舞龙。古人认为是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农耕的收成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龙成了农耕社会最主要的“图腾”。牛在人类进化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人类耕田的好帮手,牛一身又是宝,代表乡村财富的象征。所以,开耕节当天,一定要组织舞龙舞春牛的开耕仪式。
游客们来到犇牛牧场就可以参加与体验这个传统民俗,一起舞动春牛与祥龙。游客在舞春牛的时候,牧场的老把式们在敲锣打鼓配乐的同时,还有游客唱春牛。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表达对耕牛的赞美和对农业丰收的祈愿。女游客还可以手持洋伞,肩挑花篮,随着鼓乐与唱词配舞。
舞完春牛,游客可以体验摸春牛与鞭打春牛习俗,打春牛寓意打走懒惰。摸春牛则带好美好寓意与祝愿,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如摸摸牛头摸牛耳,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薯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脚,晤愁吃来晤愁着。
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参加完开耕仪式,男游客可以扮成蚕夫,女游客可以扮成桑女,一起体验采桑喂蚕活动。采摘春天桑树嫩叶,喂白白胖胖的蚕宝宝。
游客们还可以体验春耕最重要项目插秧莳田,了解插秧的民俗。参加扶犁耕地、辘轴滚田、梯子平田、拉格子、脱秧、插秧的整个春耕过程,插下春天的希望,盼望金秋的丰收。
农历二月二要吃饼,曰“龙鳞饼”;二月二要吃面,曰“龙须面”;还有“龙耳饺子”“龙眼馄饨”“龙子饭”等。游客们参加完春耕活动,就可以参加手工课程制作春饼与艾糍。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这两种乡村春天最常见的美食。
高畴新雨足,布谷唤春耕。人间最美三月天,游客们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早春季节里,带着孩子来到犇牛牧场踏青赏花,参加春耕节,了解春耕民俗,体验春耕仪式,参加春耕劳动,寄托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