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决定在广东省东莞市设立新校区,这将有助于扩大其研究和教育影响力,并与当地企业和组织建立联系。据称,新的校园将位于虎门镇东部,距离市区约35公里。这个选址考虑了两地之间的交通便利性和教育资源丰富的优点。
首先它的产生在未来也会影响周边的高科技企业,很期待未来这一片区的变化。
香港城市大学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城大(CityU),是中国香港的一所亚洲前列和国际化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位于九龙塘,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高等教育院校之一,城大入列教育部国家重点高校名单。
选址东莞
日前,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大朗分局发布《东莞市大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预留规模落实方案(香港城市大学初步选址首期项目等)批前公示》(下称“《批前公示》”)。
《批前公示》指出,本次预留规模落实方案涉及落实地块位于大朗镇蔡边社区、平山村、水口村、水平村、新马莲村、洋乌村等村,共有8个地块,总面积54.9649公顷(折合824.47亩),落实为城乡建设用地,使用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本次预留规模落实方案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以及在建或已建高标准农田。
据东府办文件显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一期工程,计划于2021年12月开始建设,建成时间为2022年12月,校区地址在松山湖高新区。
一期用地现状有待拆迁建筑物厂房,地势平坦,建设有实验室、教学楼、行政楼、康乐设施和宿舍等,建筑面积约145700平方米。
根据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香港城市大学的优势学科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语言学、传播与媒体研究、数学,其中香港城大的语言学排名最高。
为何选择松山湖?
翻看东莞地区及已有公开报道可发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其吸引香港城市大学落户的一个重磅砝码。
据此前媒体报道,广东省发改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葛长伟透露,国家已经基本同意在粵港澳大湾区以国际科创中心为依托,布局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当前,作为代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之一,位于松山湖功能区的中子科学城正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相互呼应,携手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旦获得国家批复,这里将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首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不久前,一场莞深协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问题研讨会在松山湖召开,会上,就有专家建议,中子科学城引入高水平大学势在必行。
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已经批复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以及北京怀柔,这些地方不仅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还有一流研究型大学,作为材料研究领域的学者,王循理与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科学平台早已形成了密切合作,在他看来,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未来有望落地东莞的南方光源,三个平台聚合在一起,有望打造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研究中心。
从长远来看,东莞拥有了这两个项目的支持,我相信它会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城市,并且发展成一座繁荣的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